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离婚 > 离婚协议书 > 夫妻离婚协议书怎么写

夫妻离婚协议书怎么写

时间:2024-09-10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04766

  对于夫妻的离婚协议书来说,夫妻之间的离婚协议书是比较重要的,对于夫妻之间的离婚协议书来说,在写的时候需要对夫妻之间的一些问题做出相应的解决,例如说财产的分配债务的分配。接下来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夫妻离婚协议书怎么写的详细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夫妻离婚协议书怎么写

  甲方: ,男,汉族, 年 月 日出生,住 ,身份证号码: 电话:

  乙方: ,女,汉族, 年 月 日出生,住 ,身份证号码: 电话:

  甲方与乙方于2014 年_8__月认识,于__2014_年__9_月_23__日在_广西平南__登记结婚,婚后无子女,因___性不合_致使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已无和好可能,现经夫妻双方自愿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订立离婚协议如下:

  一、甲乙双方自愿离婚。

  二、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理:

  ⑴存款:双方名下的银行存款各自归各自所有

  ⑵房屋:登记在乙方名下的夫妻共同所有的位于邕武路山渐青的房地产所有权归甲方所有,房地产权证的业主姓名变更的手续自离婚后30日内办理,乙方必须协助甲方办理变更的一切手续,过户费用由甲方负责。甲方应于_2019年12_月_31日前一次性补偿房屋差价_50000元给乙方。

  ⑶其他财产:婚前双方各自的财产归各自所有,甲乙双方各自的私人生活用品及首饰归各自所有(附清单)。

  三、债务的处理

  甲乙双方确认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没有发生任何共同债务,任何一方如对外负有债务的,由负债方自行承担。

  四、一方隐瞒、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责任:

  甲乙双方确认夫妻共同财产在上述第三条已作出明确列明。除上述房屋、家具、家电及银行存款外,并无其他财产,任何一方应保证以上所列婚内全部共同财产的真实性。

  本协议书财产分割基于上列财产为基础。任何一方不得隐瞒、虚报、转移婚内共同财产或婚前财产。如任何一方有隐瞒、虚报除上述所列财产外的财产,或在签订本协议之前二年内有转移、抽逃财产的,另一方发现后有权取得对方所隐瞒、虚报、转移的财产的全部份额,并追究其隐瞒、虚报、转移财产的法律责任,虚报、转移、隐瞒方无权分割该财产。

  五、双方确认对方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能够自行处分自己的行为和财产。

  六、本协议经双方签字后,待有效的法律文书生效时具有法律效力。双方承诺对该协议书的字词义非常清楚,并愿意完全履行本协议书,不存在受到胁迫、欺诈、误解情形。

  七、本协议书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婚姻登记部门保留一份。在双方签字,并经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相应手续后生效。

  甲方: 乙方: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以上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的关于夫妻离婚协议书怎么写的相关内容,离婚协议书需要对一些事情做出约定,这样才能避免损失。大家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手心律师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离婚协议的法律要求

    离婚协议的法律要求,包括协议内容、形式要求、合法有效性和存档方式等。协议需明确表示双方自愿离婚,对子女抚养、财产和债务有一致处理意见,且不得违法国家法律法规、侵犯第三人合法权益或限制一方合法权利。协议签订后不能随意更改,如需变更可通过民事诉讼解决。同

  • 协议离婚需办理离婚登记手续

    协议离婚需要办理离婚登记手续的相关内容。离婚登记是夫妻双方自愿离婚时的必要程序,包括申请、审查和登记三个步骤。申请时需双方亲自到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提出,携带相关证件和证明材料,并填写《离婚申请书》。审查过程中,工作人员会核实双方情况,并进行思想

  • 离婚协议书

    一对男女因各种原因自愿协议离婚的事宜,包括双方的基本信息、婚姻信息、子女抚养、抚养费及探望权以及婚前财产的处理等内容。双方明确了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并邀请见证人进行见证。

  • 离婚协议的法律意义和注意事项

    离婚协议的法律意义和注意事项。离婚协议是解除婚姻关系的协议,涉及财产分割、债权债务和子女抚养等问题。协议需周全避免后续纠纷,并注意不分割财产的两种情形和婚内协议公证的重要性。离婚协议可反悔的情况应对措施包括签订婚内协议和在离婚协议中明确约定。履行离婚

  • 离婚协议书范本
  • 离婚协议书的法律效力及生效条件
  • 离婚协议的法律效力及登记要求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