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法法律法规 > 公司法司法解释 > 六方面解读公司法修订草案:将有哪些变化

六方面解读公司法修订草案:将有哪些变化

时间:2025-02-05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0481
草案解读1公司上市门槛降低修订草案放宽了公司上市的条件,降低了门槛。现行公司法规定,股份公司要申请股票上市,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草案将这一规定降至“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此外,要求开业时间在3年以上,最近三年连续盈利的规定被删除。此外,现行规定要求持股面值达人民币1000元以上的股东人数不少于1000人,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其向社会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15%以上。修改为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其向社会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10%以上。

草案解读2:监事会应包括职工代表,保护职工权益

草案修订加强了对职工权益的保护。根据草案规定,监事会应当由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组成,其中职工代表比例不得低于1/3。在公司研究决定与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如职工工资、福利、劳动安全和保险,以及制定重要的规章制度时,应当邀请公司工会或职工代表列席相关会议,并事先听取公司工会和职工的意见。

草案解读3:强化监事会作用,制约董事长权力

草案加强了监事会的作用,突出了董事会的集体决策作用,并对董事长的权力进行了制约。根据草案规定,监事会有权向股东会提出罢免董事和经理的建议,列席董事会会议并对董事会决议事项提出质询或建议。

此外,草案还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超过500万人民币或职工人数超过200人的情况下,应当设立监事会,其成员不少于3人。有限公司监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股份公司监事会每6个月至少召开一次会议,监事还可以提议召开临时监事会会议。

草案解读4:放宽公司对外投资限制

现行公司法规定,除国务院规定的投资公司和控股公司外,公司向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累计投资额不得超过公司净资产的50%。然而,草案考虑到保护交易相对人的利益,适当放宽了公司对外投资的限制。根据草案规定,公司向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累计投资额不得超过本公司净资产的70%,除非公司章程另有规定。

北京市律师协会公司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张晓森表示,这一改变既方便了公司的投融资活动,也有助于保护交易相对人的利益。

草案解读5:严惩虚假记载定期报告

草案规定,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对公司负有忠实和勤勉的义务。如果上市公司的定期报告被认定存在严重虚假记载,而上述人员未履行或怠于行使职权,他们应当依法承担相关责任。

公司法修改专家顾问组成员、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王保树表示,以前对董事、监事和高管的忠实勤勉义务只规定了行为,没有规定行为的后果。这样的规定可以对董事等企业高管形成威慑力。

草案解读6:实行累积投票选举董事

现行公司法规定选举公司董事和监事实行普通投票制。为了防止大股东操纵公司董事会的情况,草案规定股东选举董事和监事时可以实行累积投票制。

国务院法制办主任曹康泰认为,累积投票制与普通投票制的区别在于,公司股东可以将拥有的表决权集中使用于待选董事中的一人或数人(可以少于待选董事人数)。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讯逼供的法律规制

    《刑事诉讼法》对于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收集证据的法律规制。规定对于非法手段收集的证据应当予以排除,包括供述、证言和物证等。同时,也强调了人民检察院在调查核实非法证据收集情况时的职责,包括提出纠正意见和追究刑事责任。确保司法公正,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 股权质押的法律保护

    股权质押的法律保护问题。依据我国《担保法》的规定,股权质押是合法的担保方式,涉及可转让的股票需签订书面合同并登记生效。出质人在质押期间不得自行转让股票,但经协商一致可允许转让,转让所得应优先清偿质权人的债权。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质押适用公司法股份转让规定

  • 公司解散和清算问题的重要性

    公司解散和清算问题的重要性。由于现行公司法对于股东要求解散和清算公司的纠纷缺乏相关规定,导致大量案件无法得到处理。文中分析了公司解散的条件,特别是股东单方要求解散公司的情况。文章指出,应重视股东解散请求权的重要性,这是保护股东投资权益和建立市场主体退

  • 如何应对知识产权纠纷起诉

    如何应对知识产权纠纷起诉。被告人可委托律师等代理人处理起诉,需按照法律规定提出答辩状。知识产权保护包括立法保护、行政保护、司法保护、知识产权集体管理组织保护、自我救济以及舆论导向保护等方式。

  • 隐名股东的法律风险防范
  • 我国新修订的《公司法》中引入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意义和问题
  •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理论的历史背景和必然性
公司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