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合伙与合伙企业是民间极为常见的两种经营模式,二者之间存在较多的相同之处,但个人合伙与合伙企业所适用的法律是不同的,个人合伙关系主要由《中华人名共和国民法通则》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相关条文调整,而合伙企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规范。
根据《民法通则》第三十条,个人合伙是指自然人之间的合伙,即两个以上的自然人之间根据合伙协议,各各自提供资金、实物、技术等,合伙经营、共同劳动。个人合伙可以起字号。
根据《合伙企业法》第二条,合伙企业是指依照合伙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各合伙人订立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 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合伙企业无法人资格,属于其他组织的范畴。
二者主要存在如下区别:第一,个人合伙之间的关系比较松散,甚至可以不需要有书面合伙协议,而合伙组织的合伙人之间必须有书面的合伙协议(《合伙企业法》第八条第二项规定,必须有书面合伙协议)。第二、个人合伙起字号的要求进行工商登记,不起字号的可以不登记。而合伙企业则必须进行相应的登记。第三,个人合伙不受《合伙企业法》的约束。个人合伙可以看作是合伙的初级阶段。而合伙企业 则是个人合伙发展的高级阶段,有比较健全的组织机构。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三十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第二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第八条 [4]《中华人名共和国民法通则》合伙合同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合伙合同作为商事合同,需注意当事人资格、禁止人群、协商与约定、出资方式、利润分配和亏损分担以及合同的生效和修改等方面。合伙合同在全体合伙人签名、盖章后生效,但成立生效的合伙合同并不等同于成立的合伙企业。
甲乙丙三方就投资合作事宜达成的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合作项目、合作方式、盈余分配与债务承担以及合伙人的权利等。合同中明确规定了各方的出资方式、金额、时间,以及合伙事务的经营权、决定权和监督权等。
甲方与乙方就所有建设项目开展的排他性战略合作协议的相关内容。合作目标是降低工程成本、提升造价服务并获取更大市场份额和更高的商业价值。双方规定了详细的合作内容、合作期限、出资费用、收益分配以及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若一方违约,需承担相应责任并赔偿损失。
甲、乙双方关于合作代理中国电信业务的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费用金额与支付方式、违约责任、争议解决和其他事项。甲方需告知员工乙方是业务代理商,提供场地供乙方进行通信设备安装和业务宣传,并有权管理乙方的日常工作。乙方需保证用户正常使用通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