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互联网金融 > 众筹 > 1元众筹的法律风险

1元众筹的法律风险

时间:2020-05-25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0596
“1元众筹”是很多公司最愿意做的众筹行为,毕竟一块钱不是很多,大部分人也都愿意去响应。但是就算是金额很小,它也有一定的法律风险需要去承担的,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介绍1元众筹的法律风险。

1元众筹的法律风险

(一)出资人权益无法律保障

目前,从国内外众筹平台运行的状况看,筹资人和出资人的关系还不确定,出资人扮演着慈善家、投资者和客户的角色。因两者法律关系不明,那么二者的权利义务关系也就不明确。在筹资人与出资人之间,出资人处于信息弱势的地位,其权益极易受到损害。

虽然众筹平台承诺在筹资人筹资失败后,确保资金返还给出资人,但没有规定筹资人筹资成功但无法兑现对出资人承诺时,对出资人是否返会还出资。当筹资人筹资成功而却无法兑现对出资人承诺的回报时,既没有对筹资人的惩罚机制,也没有对出资人权益的救济机制,众筹平台对出资人也没有任何退款机制。也就是说在整个模式里面没有人对收益进行保障,出资人被看作是花钱买个宣传品或者体验产品的“消费者”,但若购买的商品或服务有瑕疵,或者对方未履行提供商品或服务的义务时,还无法适用《消法》或者其他法律进行救济。

(二)筹资所得的使用缺乏监管

众筹模式是通过网络平台集资,在一个虚拟环境如何保证诚信,是任何一个投资者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缺乏成型的规范,缺乏监督资金使用的标准,现在全靠被资助者的自觉与良心来管理运用这些筹资,缺少监督。

虽然行业内规定众筹平台有对资金运用监管的义务,但因参与主体的分散性、空间的广泛性以及众筹平台自身条件的限制,在现实条件下难以完成对整个资金链运作的监管,即使明知筹资人未按承诺用途运用资金,也无法有效对其进行有效制止和风险防范。

(三)股权众筹平台易触碰非法集资的红线

对于众筹是否合规,监管尚属空白,股权众筹平台须谨防触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以及擅自发行债券的红线,投资者也应高度注意其中风险。

虽然目前我国发展的众筹平台还限制在实物回报的范围内,但按照国际发展的趋势来看,未来极有可能发展出将股权作为投资标的和回报的情况,那么首当其冲的法律风险就是会涉嫌非法集资。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众筹模式在形式上似乎已经同时满足了四个要素,即未经审批、通过网站公开推荐、承诺一定的回报、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不过因目前出资人的出资不是以获得利息、固定回报或高额回报为目的,而是一种对模型产品预付款的性质,所以双方并非存贷款的法律关系。倘若筹资人以股权收益作为回报那么极易触发非法集资的底线。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同案犯供述的证据种类及其法律地位

    同案犯供述在刑事诉讼中的证据种类及其法律地位。同案犯供述属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范畴,需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依据。同时,探讨了刑事案件中“另案处理”的适用条件,包括多种情形下的规定和审查监督机制。在实际操作中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解决

  • 婚内索赔问题的法律支持问题

    婚内索赔问题在法律上的支持情况。争议焦点在于我国现行法律体系是否支持婚内索赔。一方认为婚内索赔无实际意义,应驳回诉求;另一方则认为侵权行为应受法律制裁。文章支持侵权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的四个理由包括:婚内侵权与一般侵权无异,夫妻关系下的平等地位,夫妻个

  • 股权众筹平台设立与市场准入条件

    股权众筹平台的设立与市场准入条件,包括公司设立、净资产、专业人员、技术设施、业务管理制度等方面的要求。股权众筹平台需在设立后5个工作日内向证券业协会备案,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协会规定,不得从事自身或关联方融资、提供对外担保或股权代持等行为。

  • 被害人在公诉案件中的诉讼权利及义务

    被害人在公诉案件中的独立诉讼地位及其诉讼权利与义务。被害人享有控告、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等权利,并需履行相应义务。如认为公安、检察机关对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不立案、不起诉,被害人可要求法律监督。被害人既可以向检察院申诉,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 微信聊天记录作为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
  • 刑事诉讼中的诉讼关系
  • 进口合同上型号打错有问题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