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的主体范围规定过窄,只限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建理单位"。关于不具备法定资格或依法成立的单位是否构成本罪的主体,刑法典没有明确规定。对于非法建设者或不构成单位的建设者是否构成本罪的主体,刑法典也没有明确规定。此外,对于仅从事勘察的单位是否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许多学者持肯定态度。
对于负责工程质量标准的领导人员要求普通工作人员降低工程质量标准,导致工程安全事故发生的情况下,如何解决后者的责任问题,我国学者认为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是领导提出要求而没有其他威逼言辞,而普通工作人员听从吩咐,降低标准,造成损害的,应对两者均以本罪论处。如果是前者提出要求并威逼后者执行的,两者均以本罪论处,但前者应从重处罚,后者应从宽处罚。
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是单位犯罪,实行单罚制,仅追究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但如何确定本单位犯罪与自然人实施的其他相关犯罪的界限,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疑问。学者们对此持不同观点,有人认为,本罪是单纯的单位犯罪,自然人不能构成本罪,如果是自然人擅自降低工程质量标准,导致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则以重大责任事故罪论处,不应构成本罪。
学者们对于本罪的罪过形式和行为人对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的心理持有不同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本罪是过失犯罪,可以是疏忽大意的过失或过于自信的过失;第二种观点认为本罪是过失犯罪,对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是过失,对违规本身可以是过失或故意;第三种观点认为行为人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是过失,对降低工程质量标准是故意;第四种观点认为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或在少数情况下也表现为间接故意;第五种观点认为对于造成人员伤亡后果是过失,对于财产损失的严重后果是故意。学者们对各自观点坚持不同立场,存在多种争议。
行为人必须"违反国家规定",对于"国家规定"的具体含义,学者们意见不一。有的认为是违反各级机关及有关主管部门对建筑工程规定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有的认为是指违反国家、行业发布的有关法律、要求;有的认为是违反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国务院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此外,学者们普遍认为,降低工程质量标准的方式多种多样,不可能做出完全概括,因此应以是否违反国家规定为准。
一些学者认为,刑法典第137条将本罪定为"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不够全面准确,应该改为"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罪"。这样可以清晰地表明该罪发生在建设工程领域中,由质量引发的重大安全事故。另外,有学者认为建设工程的范围大于建筑工程,因此应将"建筑工程"改为"建设工程"。
有学者认为,本罪的犯罪结果应借鉴日本和台湾的建筑立法经验,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改为"造成公共危险"即可构成本罪,即将本罪由"结果犯"改为"危险犯",以防止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
持有50克毒品的法律责任。持有毒品数量较大将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根据不同数量将面临不同的刑罚。非法持有毒品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侵犯客体、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行为人明知持有国家禁
行政处罚的强制执行时间及相关种类。若行政处罚在法定期限内未执行,行政机关可在三个月后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和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和执照以及行政拘留等种类。
破坏集会、游行、示威罪的定义与要件。该罪行侵犯的是社会公共秩序,扰乱、冲击或以其他方法破坏依法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造成公共秩序混乱的行为都属于此罪行范畴。其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只能表现为故意。破坏集会、游行、示威罪的量刑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
在实践中,那么最新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立案标准是什么呢?阅读完以下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 第十三条[工程重大安全事故案]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