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互联网金融 > 互联网金融犯罪 > 非法集资的离职员工是否会被追究责任

非法集资的离职员工是否会被追究责任

时间:2024-06-13 浏览:8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073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时候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集资的情况,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来吸引资金从而使用资金来发展项目,但是很多投资者会遇到非法集资的组织,非法集资就是通过一些非法的手段诱骗投资者集资,给受害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做详细介绍。

非法集资的离职员工是否承担责任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应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按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应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经济补偿。已解除或终止的劳动合同文本应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一、非法集资的离职员工是否承担责任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若劳动者在离职后被公安机关查处与违法犯罪活动有关的案件,劳动者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与劳动者是否离职无关。

二、非法集资概述

1、具体规定

非法集资是指未经有关部门批准,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出资人还本付息的行为。还本付息的形式可以是货币、实物或其他形式。非法集资是向社会公众这一不特定对象筹集资金的行为。非法集资企业常以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集资的实质。对于那些参与非法集资的“活道具官员”,无论他们是否只是收取了出场费,或者接下来还有更进一步的运作,都必须为此承担党纪政纪责任和法律责任。

2、相关分类

根据《关于进一步打击非法集资等活动的通知》(银发[1999]289号)的相关规定,非法集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 通过发行有价证券、会员卡或债务凭证等形式吸收资金。常见的方式有发行或变相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等权利凭证,以及以期货交易、典当为名进行非法集资。还有通过认领股份、入股分红、委托投资、委托理财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以及通过会员卡、会员证、席位证、优惠卡、消费卡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2) 对物业、地产等资产进行等份分割,通过出售其份额的处置权进行高息集资。最新的变化是通过出售其份额并承诺售后返租、售后回购、定期返利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3) 利用民间会社形式进行非法集资。近期的变化是利用地下钱庄进行集资活动。

(4) 以签订商品经销等经济合同的形式进行非法集资。常见的方式有以商品销售与返租、回购与转让、发展会员、商家加盟与“快速积分法”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5) 以发行或变相发行彩票的形式集资。

(6) 利用传销或秘密串联的形式非法集资。

(7) 利用果园或庄园开发的形式进行非法集资。例如,借种植、养殖、项目开发、庄园开发、生态环保投资等名义非法集资。

(8) 利用现代电子网络技术构造的“虚拟”产品,如“电子商铺”、“电子百货”投资委托经营、到期回购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9) 利用互联网设立投资基金的形式进行非法集资。

(10) 利用“电子黄金投资”形式进行非法集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银行员工非法集资的立案标准

    银行员工非法集资的立案标准以及非法集资的主要特征和危害。根据相关规定,个人或单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达到一定数额即可追诉刑事责任。非法集资主要特征包括未经批准筹集资金、承诺给予投资回报和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集资目的等。其危害包括扰乱

  • 挂名法人代表参与非法集资的刑事责任

    挂名法人代表参与非法集资的刑事责任,明确指参与非法集资行为的法人代表会受到刑法中相关规定的惩处。挂名法人代表存在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等多重风险,且特定情况下还可能面临人身自由风险。因此,担任公司法人代表需谨慎,避免陷入法律风险。

  • 充值活动是否构成非法集资

    充值活动是否构成非法集资的问题。企业向顾客提供预储值服务并承诺优惠,若吸纳资金数额较大且未经审批,可能涉嫌非法集资。但如果仅为顾客办理会员卡用于打折等合法经营行为,则不构成非法集资。非法集资通常涉及不具备主体资格的集资者向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还本付息等

  • 刑法中非法集资两千万判几年

    刑法中非法集资的判决标准。根据相关法律解释,个人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单位在100万元以上等情况下,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还解释了集资诈骗的数额认定标准。最终,是否追究刑事责任还需考虑资金用途、归还数额及造成的社会影响等

  • 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
  • 非法集资会构成哪些犯罪
  • 非法集资会没收老婆的财产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