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生政策 > 社会保障 > 实时政策 > 裁定不予受理与决定不予立案区别

裁定不予受理与决定不予立案区别

时间:2023-09-26 浏览:16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07732

立案与受理的区别

1. 审理意义的区别

立案和受理虽然都涉及审理的过程,但其实质上存在区别。受理仅表示法院接受了案件,并将其纳入审理程序,而立案则要求案件符合一定的条件。

2. 立案条件的要求

立案是指法院根据法律规定,对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进行登记和备案的行为。立案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 案件符合法律规定的管辖范围;
  • 案件具备一定的事实和证据支持;
  • 案件的诉讼请求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
  • 案件的当事人身份合法、主张权益合理等。

3. 受理的含义

受理是指法院接收当事人提起的诉讼请求,并将案件列入审理程序。受理并不意味着立案,只是对案件进行初步审查,确认案件是否符合受理条件。

4. 裁定不予受理与决定不予立案的区别

裁定不予受理和决定不予立案都是法院对案件进行审查后做出的决定。但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

  • 裁定不予受理是指法院在受理阶段对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案件不符合受理条件,因而决定不接受该案件进行审理;
  • 决定不予立案是指法院在立案阶段对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案件不符合立案条件,因而决定不将该案件列入审理程序。

总体而言,立案和受理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其实质和要求是不同的。了解立案与受理的区别对于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的直接受理条件及范围

    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的直接受理条件及范围。自诉案件由法院直接受理,包括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如侮辱、诽谤等情形,以及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和公安机关或检察院不予追究的刑事案件。此外,人民检察院有立案侦查权限的特定刑事案件,如贪污贿赂、渎职犯罪等。

  • 未成年人办理身份证所需材料

    未成年人办理身份证所需的材料及相关法律问题。未成年人需提供居民户口簿或居住证原件、监护人的身份证、近期免冠一寸照片及现金。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扣押他人身份证是违法行为,将受到警告和罚款等处罚。

  • 不予立案理由说明书

    某公安局针对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不予立案要求所作出的回应。经过审查,公安局认为案件不符合立案条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决定不立案,并特此向人民检察院说明不立案的理由。

  • 法律规定拒捕的处罚

    关于法律规定拒捕的处罚,包括妨害公务罪的具体处罚情况,以及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情况与责任。对于拒捕行为,根据不同情况和后果进行处罚。同时,也规定了人民警察在使用武器后的报告责任和对于违法使用警械、武器的后果处理。

  • 高空抛物起诉的时间周期
  • 微信上的威胁犯罪构成报警吗
  • 公安部门不立案应该怎么处理
社会保障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