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立案监督制度

时间:2023-09-21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07890

刑事立案监督的法律意义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立案监督是指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以及刑事立案活动是否合法所进行的法律监督。这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的一部分,旨在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和法律监督制度,体现现代民主法治的最高追求。加强刑事立案的法律监督不仅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也为惩治司法腐败提供了新的途径。

我国刑事立案监督制度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立案监督规定简单、粗略,监督渠道不畅通

目前《刑事诉讼法》第87条是立案监督的主要规定,但是没有解决以下三个问题,难以实际推行:一是缺乏与立案监督相配套的机构和制度;二是缺乏明确的协调原则和程序;三是缺乏明确的处理方法,当公安机关拒不说明不立案的理由或拒不立案时,检察机关应如何处理。目前现行法律对这三个问题没有具体规定,单独的第87条难以解决问题。

问题二:缺乏对违反立案监督规定的法律责任的表述

对于公安机关来说,立案是其权力和义务。当公安机关独立行使权力时,必须依法履行义务,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然而,我国刑事诉讼法没有对不履行义务的行为进行具体的法律责任规定,导致立案权缺乏责任的支持,立案监督难以顺利进行。

改进刑事立案监督制度的建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与立案监督相配套的机构和制度,确保监督渠道畅通。2. 明确协调原则和程序,规定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实施立案监督的具体步骤。3. 明确处理方法,规定在公安机关拒不说明不立案的理由或拒不立案的情况下,检察机关应采取的变通和处理措施。4. 完善立案监督的法律责任规定,明确违反立案监督规定的公安机关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通过以上改进措施,可以加强刑事立案的法律监督,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为惩治司法腐败开辟新的途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申请再审没有新证据会如何处理

    再审申请中证据的相关问题。包括新证据的定义、提供的时限、不采纳非新证据的处理、逾期提供证据的处理、再审申请中的新证据以及逾期提供证据理由成立的情形。强调了新证据的重要性和规定,以及不同情况下证据的处理方式和后果。

  • 民事诉讼法的适用范围

    民事诉讼法的适用范围,包括对人的适用范围、对事的适用范围、对空间的适用范围以及对时间的适用范围。民事诉讼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民事诉讼的个人,无论其国籍、民族或种族如何。同时,文章还阐述了民事诉讼法适用于哪些案件的审理、发生在哪些地方的民

  • 法律解释的种类和效力

    法律解释的种类和效力,包括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法的继承与法的移植,以及法律在科技规制方面的作用。此外,文章还讨论了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的配合,以及法与道德的关系。文章指出法律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特别是在人兽混合胚胎研究方面尚未有具体规

  • 商鞅的法律改革与法律规范的普遍性

    商鞅的法律改革强调了法律规范的普遍性,汉文帝废除肉刑为封建刑罚制度奠定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的伦理规范更广泛融入法律规范。清末变法修律受外国法律形式影响。同时,中国古代诉讼、审判制度不断演变,平民争取法律权利斗争加速了罗马法律的形成。美国宪法关于

  • 刑民交叉的理解与适用
  • 主犯是否有资格保释候审?
  • 最高检《人民检察院办理延长侦查羁押期限案件的规定》的适用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