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法类别 > 遗失财物多少金额可以报案

遗失财物多少金额可以报案

时间:2023-10-09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09189

报案与遗失财物的金额无关,只要涉及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均可报案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财物遗失事件。当事人如果发现可能存在盗窃或犯罪嫌疑,可以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10条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报案。相关机关应无条件接受报案并进行登记。对于不属于其管辖范围的案件,应移交给主管机关处理,并通知报案人。对于不属于其管辖范围但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案件,应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交给主管机关。

立案处理与不立案处理的依据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12条、《刑法》第264条以及《公安部关于修改盗窃案件立案统计办法的通知》,对于涉及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报案,应立案处理;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报案,则不予立案。

《公安部关于修改盗窃案件立案统计办法的通知》

根据公安部的通知,今后公安机关接到盗窃案件报警,无论财物数额多少,都应受理、登记并认真查处。其中,达到当地规定的盗窃犯罪数额标准的案件,应立为刑事案件;涉及撬门破窗入室盗窃、扒窃、使用刀刃或携带凶器盗窃的案件,不论财物数额多少,均应立案处理;明显是惯犯作案或一人多次作案的案件,以及其他情节或后果较为严重的案件,即使未达到规定的数额标准,也应立案处理;其余案件作为治安案件进行处理,如果经过调查发现构成刑事案件,应及时立案处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处罚法中的没收违法所得法律依据

    《行政处罚法》中关于没收违法所得的法律依据,介绍了行政处罚的种类以及没收非法财物的处理方式。没收的非法财物除销毁外,需按国家规定公开拍卖或处理。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或非法财物拍卖款项需全部上缴国库,任何机关或个人不得私分。

  • 偷家里的8万钱是否构成盗窃罪?

    关于偷窃家中财物是否构成盗窃罪的法律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盗窃自己家的财物或近亲属的财物通常不被视为犯罪行为,但在某些情况下仍需追究刑事责任。对于盗窃公私财物的处罚,根据情节轻重和数额大小有不同的法律规定。特殊情况下的处理也考虑了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

  •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购买商品是否可退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购买商品是否可退的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这类人购买的商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要求退货的,尤其是当购买的商品超出其智力和年龄相适应的范围时,其监护人可以提出退货要求。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以及狭义的无权代理的相关知识

  • 轻微伤抓人的追诉期限

    轻微伤案件的追诉期限问题。根据治安案件的相关法律规定,轻微伤抓人的追诉期限为六个月,其他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则不再给予行政处罚。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通常为三十日,案情重大或复杂可延长。在追诉期限内,被侵害人向公安机关控告的案件应受理并调查。

  • 结核病患者的义务
  • 故意伤害罪民事赔偿是否能够申请取保候审?
  • 最新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