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受理阶段 > 立案侦查 >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立案标准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立案标准

时间:2023-10-18 浏览:4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09325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立案标准

一、引言

在实践中,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立案标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将根据刑法第313条的规定,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立案标准进行探讨和解析。

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刑罚

根据刑法第313条的规定,犯本罪的个体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的处罚。这意味着对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个体,法律将严厉追究其刑事责任。

三、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立案标准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立案需要满足以下标准:1. 存在判决或裁定: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立案的前提是存在已经生效的判决或裁定。只有在判决或裁定具备法律效力的情况下,才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立案条件。2. 明确义务:被告必须具备明确的执行义务。即被告在判决或裁定中被明确要求履行某项义务或采取特定行为,而被告拒不执行或拖延执行该义务或行为。3. 有过程规定:判决或裁定中应当存在明确的过程规定,即判决或裁定应当明确规定被告在一定时间内履行义务或采取行动,而被告未按照规定履行义务或采取行动。4. 有明确拒绝行为:被告应当存在明确的拒绝行为,即被告明确表示不履行判决或裁定所规定的义务或行动,并且拒绝行为应当构成明显的违法行为。

四、结论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立案标准的确立对于维护司法权威和保障判决裁定的有效执行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刑法第313条的规定,对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个体将面临严厉的刑罚。因此,对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立案,需满足存在判决或裁定、明确义务、有过程规定和明确拒绝行为等标准。以上内容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帮助,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手心律师网。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诉讼法证据不足不起诉的影响

    刑事诉讼法中证据不足不起诉的影响。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案件时,若发现证据不足或可能存在非法收集证据的情况,可选择要求公安机关补充侦查。经过二次补充侦查后,如仍认为证据不足,将做出不起诉决定,涉案人员不会有案底记录,对其个人声誉和未来发展有积极影响。

  • 诈骗罪的立案及刑事侦查程序

    诈骗罪的立案及刑事侦查程序。一旦发现涉嫌诈骗罪的案件,公安机关会立即展开调查并进入刑事侦查阶段,采取相应的刑事强制措施。对于已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刑事侦查羁押期限通常不超过两个月,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特殊情况包括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等

  • 刑事诉讼中的各阶段及其时限

    刑事诉讼中的各阶段及其时限。文章详细阐述了拘留、侦查、审查起诉、一审、二审以及发回重审等阶段的时限规定。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拘留期限最多为37天,侦查阶段应在7个月内结束,审查起诉不超过6个半月,一审期限为9个半月,二审期限为4个半月,发回重审的期

  • 侦查期限的计算

    侦查期限的计算方法,包括一般案件和特殊羁押期限。对于一般案件,侦查期限从批捕之日起计算,通常为60天,复杂案件可延长一个月至两个月。公安机关的案件数量和关系可能影响侦查进度。对于特殊羁押期限,根据不同情况和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可以延长侦查羁押期限。如

  • 案件判决需要犯罪嫌疑人供认吗
  • 公诉意见书:故意伤害罪
  •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立案标准
受理阶段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