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纠纷调解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双方自愿调解,另一种是第三方介入调解。本文将主要讨论第三方介入调解的相关问题。
调解是处理离婚纠纷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调解意识和调解能力的强弱都可能会影响调解的结果。在调解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处理,辨认出哪种情况是有和好的可能,比如夫妻相爱多年冲动离婚的情况;同时也要辨认出哪种情况不具有和好的可能,比如一方有暴力倾向、吸毒、犯罪等情形,然后采取不同的调解方法。
对于夫妻双方仍有和好可能的情况,可以考虑等双方冷静下来后,帮助当事人回顾以往一同克服的困难,走过的历程和那些美好生活,激发当事人夫妻情意。如果有生育子女的,也要让他们明白将子女带到社会上,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离婚对子女的成长的负面影响,从而促使相互和好。同时,也可以请双方的父母、亲戚、朋友等从中劝解,说服双方调解和好。
对于夫妻双方不具有和好可能的情况,调解员要提高释法能力,分别向当事人阐述离婚相关的权利和义务。同时,也要引导双方理性看待婚姻和离婚,建议当事人尽可能和缓地处理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以下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
离婚起诉手续的法律程序。首先,提起诉讼并递交相关证件,包括起诉书、户口本和身份证等。经过立案审查后,案件将被移送至民事庭审理。随后,法院将通知双方到庭,进行调解程序,调解结果视双方意愿而定。若调解无效,法院将根据双方感情是否确已破裂作出准予离婚或不准
河南省灵宝市人民法院判决解除继母子关系的案件。原告李某某与被告张某某因长期关系紧张,张某某不履行赡养义务并使用暴力,导致双方无法共同生活。法院认为双方形成了继母子关系,但张某某的行为导致关系恶化,因此判决准许双方解除继母子关系。
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所面临的离婚限制。在这个特定期间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而女方则没有限制。这是出于保护妇女的身体健康和权益的考虑。参考案例包括男方不得提出离婚的情形和法院应当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特殊情况。双方可通过协商解决
调解书的法律效力问题。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若双方签收时间不一致,以最后一方签收时间为生效时间。对于离婚调解书,未领取或拒收均不影响调解协议的效力,法院可另行制作民事调解书或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