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网络诽谤罪的立案标准包括以下情形:
1、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
2、造成被害人或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
3、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并且在二年内再次诽谤他人;
4、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此外,一年内多次实施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行为未经处理,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转发次数累计计算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定罪处罚。
1、利用信息网络实施寻衅滋事犯罪的认定
信息网络具有工具属性和公共属性。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辱骂、恐吓他人的行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构成寻衅滋事罪。
司法解释规定,编造虚假信息并在信息网络上散布,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也构成寻衅滋事罪。
2、利用信息网络实施敲诈勒索犯罪的认定
通过信息网络威胁、要挟他人,索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多次实施上述行为的,构成敲诈勒索罪。
行为人可以通过发帖型或删帖型手段实施要挟、威胁行为,以敲诈勒索罪追究刑事责任。
3、利用信息网络实施非法经营犯罪的认定及处罚
违反国家规定,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或发布虚假信息等服务,扰乱市场秩序,构成非法经营罪。
行为人违反规定实施上述行为,情节严重的,应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从私法角度看,网络侵权行为的管辖权由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从公法角度看,网络诽谤罪的管辖权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由于网络空间的特殊性,定位网络活动的具体地点和被告的所在地是困难的。
根据现有法律理论和法律制度,在维护司法主权的原则下,可以参照相关解释确定网络诽谤罪的管辖权。
对于网络诽谤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的管辖,可以参考相关法律规定,如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的管辖规定。
综上所述,网络诽谤罪的立案标准和认定以及地区管辖问题需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判断和处理。
本文介绍了诽谤罪的概念、立案标准、犯罪构成以及定罪标准。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为目的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只有当行为人的
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某些虚构的事实,足以损害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 这里所谓“告诉的才处理”,是指犯诽谤罪,被害人告发的,法院才受理,否则不受理。 以上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
大家好,我是手心律师网特邀嘉宾律师:黄向。 诽谤罪立案标准是什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6条的规定,犯诽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第三、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 第四、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
网络诽谤罪是指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并且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诽谤事件日益增多,因此网络诽谤罪也因此孕育而生。网络诽谤严重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