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或者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若投标串通行为损害了招标人、投标人、国家、集体或公民的合法利益,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情况,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若投标串通行为带来的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情况,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若投标串通行为涉及的中标项目金额在二百万元以上的情况,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若投标串通行为采取了威胁、欺骗或贿赂等非法手段的情况,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若投标串通行为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在过去两年内因串通投标已受到两次以上的行政处罚,并再次参与串通投标的情况,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若投标串通行为存在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况,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敲诈勒索罪与串通投标罪的区别。敲诈勒索罪指通过暴力、威胁手段迫使他人提供借款或干扰社会秩序的行为,而串通投标罪则是投标者之间串通投标报价或招标者串通投标,损害招标人和其他投标人的利益。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在侵犯客体、行为表现等方面也存在不同。
串通投标罪是否属于集体犯罪的问题。根据我国法律,串通投标罪属于共同犯罪而非集体犯罪。串通投标行为需要两个以上主体实施,如果是单位之间的串通投标则构成单位犯罪。文章还详细阐述了串通投标行为的表现。
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
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中的高利转贷案规定。高利转贷罪是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并涉及特定金额和多次行政处罚的行为。同时强调,企业闲置银行贷款并收取高额利息也可能构成高利转贷罪。属于结果犯,只有在取得
投标保证金缴纳截止时间的规定以及退还的相关事宜。相关规定提到,投标保证金的缴纳应当在投标截止时间前提交,可以提前递交但需合理,并在招标文件中明示。关于退还方面,招标人在招标活动结束后应及时返还,除非投标人存在违规行为。不同类型的招标项目对于投标保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