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法114条、115条第一款的规定,故意放火,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立案追究。根据国家林业局、公安部2001年5月9日发布实施的《关于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及立案标准》规定,故意放火造成森林或其他林木火灾的都应当立案。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十五条和国家林业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故意放火行为应当满足以下标准:
放火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放火的行为方式可以是作为或不作为。
以作为方式实施的放火行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要有火种;二是要有目的物,即要烧毁的对象物;三是要让火种与目的物接触。在这三个条件已经具备的情况下,行为人使火种开始起火,就是放火行为的实行;目的物一旦着火,即使将火种撤离或者扑灭,目的物仍可独立继续燃烧,放火行为就被视为实行终了。
以不作为方式实施的放火罪,行为人必须负有防止火灾发生的特定义务,而且能够履行这种特定义务而不履行,以致发生火灾。其特点是行为人必须是负有特定作为义务的人;根据主客观条件,行为人有能力履行这种特定的作为义务;行为人客观上必须有不履行这种特定作为义务的事实。行为人的特定义务主要来源于法律规定、职务或业务上的要求,以及行为人的先前行为所引起的义务。
根据刑法第114条和第115条的规定,犯放火罪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损害极端严重的,处死刑或无期徒刑。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包括放火行为没有造成任何实际损害后果或放火行为造成了一定的实际损害后果但并不严重。只有当放火行为造成他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时,才能根据刑法第115条的规定处罚。重大损失的标准一般为损失5万元以上。
以上就是关于放火罪刑事立案标准的相关内容。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手心律师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城管是否具有执法权的问题。执法主体分为法定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和法定机关委托行政机关三类。国务院或省级政府可决定行政机关行使行政处罚权,但人身自由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部分大城市通过地方立法授予城管立法权,但并非所有城管都具有执法权。地方政府的
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的通知。各级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此规定立案侦查,各级人民检察院以当依照此规定审查批捕、审查起诉。 各地在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分别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和
盗窃罪判刑不可以保释,只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因为我国没有保释制度。取保候审是为在司法机关被关押的刑事被告人提供担保而准予释放的一项强制措施。(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故意放火罪的立案标准包括: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造成十户以上家庭的房屋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