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受理是指鉴定人收到委托书或聘请书后,确定是否接受委托的活动。无论进行何种鉴定,送检人必须提供司法机关的委托书或聘请书。
在接到委托后,鉴定人应听取送检人介绍案件情况和鉴定要求。了解案件情况有利于鉴定人了解与鉴定相关的情况。必要时,鉴定人可以经司法机关许可,查阅相关案件材料或参加现场勘验和侦查实验。
鉴定要求是指鉴定所要解决的问题。鉴定人无权修改委托单位提出的鉴定目的和要求。如果由于受限于专业知识或鉴定材料不足,无法解决鉴定所要解决的问题,则应拒绝受理。
鉴定人应查验检材是否具备鉴定条件,并核对其名称、数量。同时,鉴定人也应查阅与鉴定相关的资料是否充足。例如,在司法精神病鉴定中,应提供被鉴定人及其家庭情况、案件的相关材料、工作单位提供的相关材料、知情人对被鉴定人精神状态的相关证言、医疗记录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
鉴定人应查验样本的来源和收集方法,以确定是否具备比对条件。如果送检的样本材料不足,可以要求委托单位补充。
根据查验情况,鉴定人可以决定是否接受委托,或修改鉴定要求,或补充材料。如果接受委托,鉴定人应由送检人填写《委托鉴定登记表》,并办理委托鉴定手续。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1996年3月17日)第一百一十九条
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1998年9月2日)第五十九条
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刑事案件程序的具体规定》(1994年3月21日)第四十四条
④《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卫生部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暂行规定》(1989年7月11日)第十七条
⑤《司法鉴定程序通则(试行)》(2001年8月31日 司法部发布)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三十三条
技术侦查措施的适用范围,其主要包括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等严重危害社会的案件,以及重大的贪污、贿赂犯罪和利用职权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案件。技术侦查措施包括电子侦听、电话监听等秘密的专门技术手段,其主体、适用范围、程序与期限等已在相关法律中明
上班摔伤的赔偿问题,详细阐述了工伤事故责任的认定要件,包括劳动关系的判断标准、人身损害事实以及排除职工故意引起的事故等。同时,介绍了工伤赔偿的程序,包括用人单位申请工伤认定、伤残鉴定和确定赔偿标准等步骤。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的程序。首先,申请鉴定需提交相关资料并满足条件;其次,委员会将初审资料,若不完整则要求补充;接着,从专家库中抽取专家组成鉴定组进行鉴定,必要时委托医疗机构诊断;最后,委员会在20日内送达鉴定结论,如对此不服可申请再次鉴定。
刑事案发后与嫌疑人的录音在法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录音能否作为证据需考虑其与案件的关联性、取证的合法性等因素。若录音合法、关联性强且真实充分,可作为证据;若存在非法手段或关联不强,则可能被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