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卫生法对假酒的处罚标准及其合规指南
时间:2024-01-01 浏览:5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食品卫生法对假酒的处罚标准
禁止生产经营掺假、掺杂、伪造食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九条的规定,禁止生产经营掺假、掺杂、伪造食品,这些食品可能会影响营养和卫生。
处罚措施
对于违反禁止生产经营掺假、掺杂、伪造食品规定的行为,卫生部门将采取以下处罚措施:1.责令停止生产经营,并要求立即公告收回已售出的食品,并销毁该食品;2.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3.如果没有违法所得,将处以一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4.如果情节严重,将吊销卫生许可证。
国务院特别规定
2007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503号)。根据该规定,生产经营者对其生产、销售的产品安全负责,不得生产、销售不符合法定要求的产品。
许可证照和认证要求
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生产、销售产品需要取得许可证照或者需要经过认证的,应当按照法定条件、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如果不按照法定条件、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生产、销售不符合法定要求的产品,将受到以下处罚:1.农业、卫生、质检、商务、工商、药品等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将没收违法所得、产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的工具、设备、原材料等物品;2.货值金额不足5000元的,将处以5万元罚款;3.货值金额5000元以上不足1万元的,将处以10万元罚款;4.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将处以货值金额10倍以上20倍以下的罚款;5.如果造成严重后果,原发证部门将吊销许可证照;6.如果构成非法经营罪或者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等犯罪行为,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不符合法定要求的生产经营者
如果生产经营者不再符合法定条件、要求,继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原发证部门将吊销许可证照,并在当地主要媒体上公告被吊销许可证照的生产经营者名单。如果构成非法经营罪或者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等犯罪行为,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地方卫生部门的处罚
各地卫生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进行处罚。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施工组织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施工组织的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包括全过程质量检查、质量事故处理、贯标工程的监督和检查、项目质量计划的监督和检查、工程实体质量检查、质量管理意识教育、作业质量检查等方面的内容。文章强调了技术和质检员的工作重要性,并提到了测量放线、设备和材料的质量控制,以
-
县政府食品部门履行职责的措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在履行职责时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查封和扣押食品,针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各类食品进行处理。涉及多种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情形,如食品的腐败变质、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被污染、未经兽医卫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等。同时,也讨论了国
-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定义和重要性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具体要求与措施。该制度旨在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的安全。具体要求和措施包括烹调加工操作间管理制度和食品原料库房管理制度,以确保食品安全并防止污染和变质。建立和实施
-
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的刑事责任
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的刑事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销售金额达到十万元的销售行为将受到刑事处罚,可能导致严重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病。根据不同情形,刑期和罚金有所不同。同时,食品犯罪案件的认定涉及多种情况,包括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卫生行政部门发放
-
国家机关的推荐行为与产品质量法
-
餐饮业务委托协议
-
诊所销售过期药品的法律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