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票据诈骗报案材料
1、书面报案材料,单位报案应加盖公章。
2、受害人、经手人等当事人如实陈述案发经过状况的书面材料。
3、犯罪嫌疑人运用的初始收据及合同协议、收付单据、承诺保证书和其他证据材料。
4、所损失物品的特征、相片(可用同类物品的相片)。
5、受害单位资金、物品进出的管帐材料、凭证原件和复印件。
二、电子商业汇票追索权如何举证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电子商业汇票的持票人遭受到拒付情形的,应该提供被拒绝承兑或者被拒绝付款的有关证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六十二条:持票人行使追索权时,应当提供被拒绝承兑或者被拒绝付款的有关证明。
持票人提示承兑或者提示付款被拒绝的,承兑人或者付款人必须出具拒绝证明,或者出具退票理由书。未出具拒绝证明或者退票理由书的,应当承担由此产生的民事责任。
第六十五条:持票人不能出示拒绝证明、退票理由书或者未按照规定期限提供其他合法证明的,丧失对其前手的追索权。但是,承兑人或者付款人仍应当对持票人承担责任。
第六十六条:持票人应当自收到被拒绝承兑或者被拒绝付款的有关证明之日起三日内,将被拒绝事由书面通知其前手;其前手应当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日内书面通知其再前手。持票人也可以同时向各汇票债务人发出书面通知。
未按照前款规定期限通知的,持票人仍可以行使追索权。因延期通知给其前手或者出票人造成损失的,由没有按照规定期限通知的汇票当事人,承担对该损失的赔偿责任,但是所赔偿的金额以汇票金额为限。
在规定期限内将通知按照法定地址或者约定的地址邮寄的,视为已经发出通知。
三、票据行为产生的法律责任
1、有下列票据欺诈行为之一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伪造、变造票据的;
(2)故意使用伪造、变造的票据的;
(3)签发空头支票或者故意签发与其预留的本名签名式样或者印鉴不符的支票,骗取财物的;
(4)签发无可靠资金来源的汇票、本票,骗取资金的;
(5)汇票、本票的出票人在出票时作虚假记载,骗取财物的;
(6)冒用他人的票据,或者故意使用过期或者作废的票据,骗取财物的;
(7)付款人同出票人、持票人恶意串通,实施前六项所列行为之一的。
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2、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在票据业务中玩忽职守,对违反本法规定的票据予以承兑、付款或者保证的,给予处分;造成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由于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因前款行为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由该金融机构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3、票据的付款人对见票即付或者到期的票据,故意压票,拖延支付的,由金融行政管理部门处以罚款,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票据的付款人故意压票,拖延支付,给持票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4、依照《票据法》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以外的其他违反《票据法》规定的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以上就是关于票据诈骗报案材料的相关内容。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知道,票据诈骗的报案材料都应该准备书面的材料,单位报案应加盖公章。如果还有什么不理解或者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咨询手心律师网律师,他们会给您专业的建议。
保兑行作为保证人在票据法中的追索权。在履行付款责任后,保兑行对票据债务人享有追索权。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规定了汇票债务可以由保证人承担,并列举了持票人可行使追索权的情形。此外,票据具有汇兑、支付、信用、结算和融资等功能。
强制医疗案件的证据提供要求以及合同诈骗罪的具体表现。强制医疗案件需要提供包括报案材料、当事人陈述、相关证明材料等在内的证据,而合同诈骗罪则表现为虚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使用虚假票据作担保等行为特征。
中国票据法中有关持票人在行使追索权时的要求和责任。持票人需出具被拒绝承兑或拒绝付款的相关证明,包括拒绝证明、其他证明、司法文书和行政处罚决定等。持票人在收到相关证明后必须及时通知其前手,否则需承担赔偿责任。通知可通过邮寄方式发出,以邮寄时间为准。
在法律领域,即使没有证据或犯罪相关线索,也可以进行举报的问题。报案、控告、举报可以采用书面或口头形式提出,并应确保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举报材料经审查后,如认为有犯罪事实且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则立案;否则不予立案。举报人只要不是故意诬告,即使出现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