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罚金执行的效果,我们应当进行立法完善,并出台相应的罚金执行具体司法解释。这些法律文件应明确规定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法院在处理涉及财产犯罪的刑事案件的各个阶段应积极采取措施,如调查、查封、扣押、冻结犯罪嫌疑人(犯罪分子)的个人财产。对于逾期不缴纳罚金的情况,应规定相应的滞纳金,以防止拖欠缴纳罚金的犯罪分子转移财产或利用法律漏洞逃避罚金执行。
为了让涉及财产犯罪分子(以下简称犯罪嫌疑人)在接受刑事处理的任何阶段都能够积极缴纳罚金以减轻自己的罪行,我们应完善罚金的缴纳程序。法院应将犯罪嫌疑人积极缴纳罚金作为从轻量刑的情节。刑庭审判人员应积极调查犯罪嫌疑人的财产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判处相应的罚金,以避免在犯罪嫌疑人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情况下判处罚金刑,从而减轻罚金执行的压力。
为了确保罚金刑的执行效果,我们应建立统一的执行机构。对于刑庭判决生效的有罚金刑的案件,应由刑庭审判员及时将案件移交给立案庭,由立案庭立案后交由执行庭统一执行。通过由立案庭立案,可以使案件处于流程管理的监控中,避免案件无人监管的情况发生。同时,由执行庭负责罚金刑的执行也更加合理,因为如果由刑庭执行就有审执不分之嫌。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中明确规定了执行庭执行案件的范围并不包括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中的罚金刑的执行,但这是人民法院内部分工的问题,可由最高人民法院对此作出有关司法解释予以明确。
为了确保罚金刑的执行得到有效落实,我们应将罚金刑的执行纳入人民法院的工作目标和计划,并纳入人民法院双文明的目标考核中。只有将罚金刑的执行纳入人民法院的工作目标和计划,才能够有效地、有步骤地推进。我们应根据工作量安排执行力量,并在年底对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考评,以确保罚金刑的执行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财产刑若干问题的规定》,对于犯罪分子犯有多项罪行并判处罚金和没收财产的情况,应合并执行财产刑。没收财产和罚金在适用对象、内容和执行方式上存在区别。对于没收全部财产的情况,只执行没收财产刑。
我国关于邮件、电报扣押的合法性和程序。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到法律保护,除国家安全和追查犯罪需要外,不得侵犯。扣押邮件、电报需满足条件,经过公安机关或检察院批准,并由邮电机关协助执行。解除扣押和返还邮件、电报也有明确规定。
罚金的特征、适用方式和可单处罚金的情况。罚金是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采取的强制性财产惩罚措施,只能执行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范围只能是强制犯罪分子缴纳一定数额的金钱。罚金的适用方式有四种:单科式、选科式、并科式、复合式。具备特定情形的犯罪行为可依法单处罚
刑事案件经过二审后的判决生效后的执行程序。判决生效后面临的执行包括送达判决书、被告人和辩护人的复核权利、罚金的支付、剥夺自由刑罚的执行、财产没收以及其他特定刑罚执行方式等。执行程序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