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利用互联网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犯罪行为,可以将计算机终端所在地视为犯罪行为地。在侦办此类犯罪案件时,司法机关可以通过网络服务提供商确定网址对应服务器的物理地址,从而确定地域管辖权。
对于侵犯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以及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等案件,可以将被发现侵权内容的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终端设备所在地视为犯罪行为地。最高人民法院在2000年颁布的相关解释中明确规定,侵权行为地包括实施侵权行为的设备所在地。
对于通过侵入、修改受害单位或个人系统程序、系统参数等手段实施网络犯罪的案件,可以将被侵害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设备终端所在地视为犯罪行为地。如果无法确定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可以将原告发现侵权内容的计算机终端设备所在地视为侵权行为地。
对于盗窃、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挪用资金、诈骗等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案件,可以将犯罪行为人操作计算机的地点、网络行为所指向的最终目的地以及实际取得财产的地点视为犯罪结果地。
与传统犯罪相比,网络犯罪具有以下独特的特点:
网络犯罪的成本较低,传播速度快,并且可以覆盖广泛的受众。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网络犯罪行为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迅速传播到全球。
网络犯罪具有高度的互动性和隐蔽性,使得取证工作变得困难。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密码数据的特点,使得犯罪行为变得难以被发现和追踪。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各个领域都数字化、网络化,一旦这些部门遭到侵入和破坏,将产生严重的社会危害。
网络犯罪是典型的计算机犯罪,包括对计算机数据、信息的窃取、篡改和破坏,以及利用网络进行色情传播、诈骗等犯罪行为。
在制定网络刑事立法时,应考虑网络社会的开放性和网络犯罪的隐蔽性等特点,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规范网络管理措施,加大对网络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加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提升网络技术和设备的防御能力,减少网络犯罪行为的发生。
通过严格执行科学的网络安全保护和监管制度,防止非法用户进行网络犯罪活动。各相关管理部门应合理分工、通力合作,形成有效的网络管理体系,同时网络使用者也应建立良好的内部管理体制。
网络购物的便利性与缺陷,以及法律保障的重要性与具体措施。网络购物虽然给人们带来了购物的便利,但也存在缺陷,容易引起纠纷。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提出了多项法律保障措施,如三倍赔偿、个人信息保护、七天无理由退货以及消费者维权诉讼的举证责任倒置等,以保护消费者
网络骚扰电话的问题。个人或单位使用“呼死你”软件进行骚扰是违法行为,严重影响他人正常生活。遭遇骚扰可选择报警或起诉,但维权困难,因证据难以获取和被告身份难以确定。骚扰电话不构成犯罪,但如果含有威胁恐吓或敲诈内容则可能构成犯罪行为。同时,《治安管理处罚
网络犯罪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网络犯罪主体多元化、年轻化,方式智能化、专业化,对象广泛,手段多样,且具有高互动性和隐蔽性。随着社会的网络化,网络犯罪案件数量不断上升,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文章将初步探讨网络犯罪防控对策。
程序员参与赌博软件开发的刑事量刑标准。文章指出,根据相关法律解释,程序员如为他人提供网络直接帮助,实施赌博犯罪活动,将被视为赌博罪的共犯。量刑标准依据具体情况,可能涉及有期徒刑、拘役和罚款等。文章还详细解释了聚众赌博和开设赌场的区别以及相关的刑事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