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合同的订立程序首先需要业务主管部门或建设单位提出项目建议书,并对工程方案、选址、资源、资金筹措、经济效益进行初步设想,并向国家计划部门提交申请并获得批准。
项目建议书获得国家计划部门批准后,需要成立筹建委员会,并委托相关机构对工程方案、选址、资源、资金筹措、经济效益进行可行性研究,编制计划任务书,并向国家计划部门进行审批。
根据《合同法》第274条的规定,勘察、设计合同的内容应包括提交基础资料和文件的期限、质量要求、费用以及其他协作条件等条款。
在勘察、设计合同履行后,根据批准的技术设计、施工图和总概算等内容,订立建筑、安装合同。根据《合同法》第275条的规定,施工合同的内容应包括工程范围、建设工期、中间交工工程的开工和竣工时间、工程质量、工程造价、技术资料交付时间、材料和设备供应责任、拨款和结算、竣工验收、质量保修范围、质量保证期、双方相互协作等条款。
虽然建设工程合同可以由当事人自由协商订立,但根据1992年12月30日建设部《工程建设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第2条的规定,政府和公有制企业、事业单位投资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的施工,除某些不适宜招标的特殊工程外,均应实行招标投标。因此,建设工程合同的订立通常采取招标投标的方式,即经过招标、投标和决标三个阶段。根据《合同法》第271条的规定,建设工程的招标投标活动应当依照相关法律的规定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操作,任何徇私舞弊、透露标底的行为是不允许的。
个人是否能够签订建筑工程合同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只有具备企业法人资格及相关建筑业资质的企业才能担任承包方,个人签订建筑工程合同是无效的。文章还介绍了工程合同纠纷的取证方法,包括需要准备的相关证据和文件。遇到相似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建筑工程合同纠纷的起诉流程和法律依据。首先介绍了如何起诉,包括写好诉状、到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参加诉讼、不满意一审判决或裁定可提起上诉等步骤。接着介绍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如《民事诉讼法》中关于起诉、管辖和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规定。同时,也探讨了装修合同属
建筑工程合同中挂靠人的工程款能否追回的问题。对于已竣工并验收合格的工程项目,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结算;若验收不合格,则需修复后再次验收。如果工程项目未竣工且合同无效,相关各方需立即停止施工并根据实际情况结算。同时,挂靠合同成立生效需满足涉及两方或以上
主体验收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并符合验收标准、质量资料齐全、整改完成、钢筋质量检测合格、施工现场符合生产条件等。同时,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竣工验收需具备特定条件,如完成设计和合同内容、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