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处理 > 交通事故处理规定 > 酒驾行为的法律风险和危害性

酒驾行为的法律风险和危害性

时间:2024-09-20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16423

危险驾驶行为的定义

危险驾驶行为是指以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手段驾驶机动车的行为。这包括但不限于酒后驾驶、醉酒驾驶、无证驾驶、道路飙车、吸毒后驾驶、边驾驶边打手机等高度危险性驾驶行为。尽管酒后驾驶、醉酒驾驶、无证驾驶、道路飙车、吸毒后驾驶的危险性已为众所周知,但对于边驾驶边打手机行为的危险性,人们的认识可能不够。然而,研究表明,许多交通事故是由于驾驶人在开车时发短信或打电话所造成的。开车时打电话与酒后驾驶的危险程度相当,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同时,驾车时打电话还会影响交通流量,导致道路拥堵和通勤时间延长。根据美国犹他大学的研究,开车时打电话的人在中高密度车流中变更车道的几率降低了20%,对紧急情况的反应能力也比不打电话的人慢很多。

国外对危险驾驶行为的法律规制

饮酒驾车的惩罚规定

国外对饮酒驾车的规定大体上分为三类:重度处罚、轻度处罚和以教育为主。

重度处罚是指对醉酒驾驶行为除了经济处罚外,还可能判处3年以上甚至10-20年有期徒刑。实行重度处罚的国家和地区包括日本、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南非、新加坡等。

轻度处罚是指对醉酒驾驶行为除了经济处罚外,一般只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实行轻度处罚的国家主要有巴西、马来西亚、瑞典、美国等。

以教育为主是指对醉酒驾驶行为主要采取教育感化为主,不过分看重经济处罚或刑事处罚。实行教育为主的国家主要有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

开车打电话的处罚

目前,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禁止开车打电话。英国的新法规定,开车打电话者一旦被发现,最高可判入狱两年。新加坡对开车打电话的初犯者最高罚款1000新元,监禁6个月;再犯者最高罚款2000新元,监禁1年。

我国对危险驾驶行为的法律规制现状及刑法规制中存在的难题

我国对危险驾驶行为的法律规制现状

我国对危险驾驶行为的法律规制主要体现在民法、行政法和刑法层面。

在民法层面,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机动车作为高速运输工具,在民法上需承担无过错责任。这意味着机动车驾驶人应尽注意义务以保证道路交通安全,若肇事致他人人身或财产损失,要承担赔偿责任。

在行政法层面,《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了饮酒后驾驶和醉酒后驾驶的处罚措施。

在刑法层面,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与机动车驾驶有关的罪名。然而,我国的刑法规定中存在故意和过失难以区分的难题。

刑法规制中存在的难题

在对危险驾驶行为进行刑法规制的过程中,存在故意和过失难以区分的问题。

对行为人的主观态度的认定往往决定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限,进而决定刑罚的轻重。然而,故意和过失之间的界限模糊,难以认定,尤其是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之间的区别。这导致了对于酒后驾车和其他危险驾驶行为的法律认定问题的困惑。目前,我国的刑法规定中缺乏故意和过失之间层级递进的区分,对于危险驾驶行为的定罪和处罚存在缺乏中间地带的问题。

从交通肇事案看故意和过失的界限

1997年,福建省发生了一起交通肇事案,被告人为了逃避收费站检查,在逆行车道上冲关,导致一名武警死亡。一审法院认定被告人犯有以驾车的危险方法致人伤亡罪,判处死刑;二审法院改判为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最高检对此案提起抗诉,认为被告人的行为属于故意杀人。最高法院经过重审后认为,被告人的冲关行为是故意的,但并无故意造成武警死亡的意图。最高法院维持了二审法院的判决。

故意和过失的界限

从这起交通肇事案可以看出,故意和过失有时很难区分。被告人的行为是故意为了逃避检查和扣车,但他无法预料到武警会出现在逆行车道上进行拦截。因此,被告人并无故意造成武警死亡的意图。

危险驾驶行为的定罪原则

有人认为,在孙伟铭案中,成都中院对定罪理由的说明存在用结果解释动机的嫌疑。这种逻辑下,一个人长期无证驾驶,一旦出现危害后果,就会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然而,这不符合刑法中主客观相统一的定罪原则。

量刑上的差异

交通肇事罪的量刑起点和最高刑与其他相关的故意犯罪相比存在巨大差异。这可能导致以后果选择罪名,将轻罪重罪化的司法风险。有人认为飙车行为太恶劣,以交通肇事罪定罪显得太轻,提出对杭州飙车案中的胡斌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但这种观点违背了刑法中主客观相统一的定罪原则。

危险驾驶行为的法律规制建议

目前的问题是,在法律未修订之前,如何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统一法律适用,对危险驾驶行为进行规制,避免司法不公现象的出现。从预防犯罪和保护公民权益的角度来看,对危险驾驶行为应该从严进行法律规制。因此,建议在刑法中增设“危险驾驶罪”,将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驾驶行为纳入其中,并给予严厉的刑罚。同时,对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作出立法解释,并制定新的司法解释,明确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的标准。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酒后驾车相关资讯的知识,小编为您推荐:

最高院拟定的醉驾要赔新规保护了谁

如何避免酒后无证驾驶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时间限制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时间限制及相关处理方式。根据不同情形,制作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期限有所不同。当事人对责任认定有异议的,可在接到认定书之日起3日内向上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复核,复核结果一般具有最终性。

  • 工程索赔报告范本撰写指南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的普及率也在逐渐增加。然而,饮酒驾车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酒后驾车会导致驾驶者意识模糊,如果酒驾导致他人骨折,应该如何赔偿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交通肇事刑事案件的解释,如果交通肇事导致一人死亡或三人以上重伤,并负有全部或

  •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解析

    当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人员死亡,如果对方以没有钱赔偿为理由,应立即报警处理。交警部门会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对于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

  • 劳动纠纷案件中用人单位拒签劳动合同的赔偿金额计算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和《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分值》,撞护栏逃逸将被扣除12分,并面临200元至2000元的罚款,并可同时被处以不超过15天的拘留。其他行为如未取得驾驶证或驾驶证被吊销、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将被处以同样的罚款。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驾

  • 交通事故怎样索赔
  • 货车超载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赔吗
  • 如何进行交通事故赔偿诉讼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