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审判监督程序 > 深入解析刑诉抗诉程序的意义与实施方式

深入解析刑诉抗诉程序的意义与实施方式

时间:2024-04-22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16454

  在实践中发生民事纠纷之后,不能通过协调的方式解决,在法院申请介入的调节,是对双方当事人就争议的实体权利,义务自愿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那么法院民事调解书执行期限呢?以下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的内容。

  一、法院民事调解书执行期限

  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为二年,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五条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人民法院出具的民事调解书,生效后与判决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可以在法定的申请期限内到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当事人经法院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法院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经送达,当事人签收后生效。

  二、民事调解书的生效时间

  在民事案件经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法院在制作调解协议时,一般会在调解协议上最后附有这句话:“双方当事人一致同意本调解协议经签名或者盖章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因此,可能有的当事人有以下误解:“调解书等同于调解协议,所以调解书生效应为调解协议达成的时间。”

  民事案件中,经调解达成协议的,一般都应当制作调解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

  三、民事调解书写作方法

  1、标题和编号。标题由法院名称和文书名称组成。编号由年度、院名简称、文书简称和文书顺序号组成。

  2、诉讼参与人(原告人、被告人)身份等基本情况,写法与第一审普通程序民事判决书相同,可参照。

  3、案由。一审民事调解书要直接写明案由。如“案由:离婚”。

  4、事实。调解书事实的写法,应视具体案件而定:如先写明标的物的名称、数量、所在地,再写明纠纷的原因、过程和现状,以及双方的请求和所持的理由。

  在写法上,一般采取把双方争议的事实和法院认定的事实综合在一起写。它不像判决书那样把事实写得很详细,而是力求高度的概括和凝练,在简明上见功夫。

  5、理由。调解理由,是指人民法院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根据法律,针对当事人争议的问题,作出公正合理的评定,从而讲明道理,分清是非,表明态度。

  案情简单,协议达成也顺利的,可以不写理由,或者调解理由从简,与事实写在一段里。但是,案情比较重大复杂的,当事人要求法院明辨是非的,以及经济纠纷案件,则应当另起一行写明调解的理由。

  6、协议内容。这是指当事人在自愿合法的原则下达成的解决纠纷的一致意见。有两方面的具体内容:一是案件实体问题的解决意见,二是诉讼费用的负担。

  7、注明文书效力。在诉讼费用负担的左下一行写明:“本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8、合议庭组成人员或者独任审判员署名;达成协议的时间,并加画人民法院院章;书记员署名,加盖“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字样的印戳。

  以上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的关于法院民事调解书执行期限、民事调解书的生效时间以及民事调解书写作方法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手心律师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您进行专业的解答。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提审犯人后案件审理时间的问题

    案件审理过程中的提审犯人及后续程序问题。在侦查结束后,案件会移交给检察机关审查,期间涉及证据材料的提供、非法证据审查及补充侦查等环节。补充侦查应在一个月内完成,最多两次。若经过两次补充侦查仍证据不足,将作出不起诉决定。

  • 军人离婚案件的管辖情况

    军人离婚案件的管辖情况。根据不同情况,非军人对军人、非军人对文职干部、军人和军人之间的离婚诉讼以及军人对非军人提出的离婚诉讼的管辖均有详细规定。一般情况下,案件由原告住所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涉及军人的情况还需考虑其团级以上单位驻地法院管辖。

  •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及相关流程。案件审理期限通常为两个月,复杂情况可延长。开庭流程包括宣布开庭、宣读起诉书、出示物证、辩论等步骤。附带民事部分包括宣读起诉状、举证、质证、调解等环节。最终,法院择日宣判,审理程序结束。

  • 法官审理案件公正问题的解决途径

    法官审理案件公正问题的解决途径,包括上诉、申请再审、申请抗诉等法律途径。同时,文章介绍了审判人员回避制度的规定,包括应当回避的情形和申请回避的途径。当事人若发现审判人员违反回避制度,可依法申请其回避。

  • 再审与重审的区别
  • 个人原因离职申请范文
  • 刑事申诉授权委托书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