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刑事拘留,是指对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没有事实证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予以刑事拘留。刑事拘留,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紧急情况下,对某些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依法决定采用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适用刑事拘留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1)刑事拘留的对象必须是罪该逮捕的现行犯或者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
(2)必须有法定的紧急情形,现行犯是指正在犯罪的人,如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犯罪重大嫌疑人是指该人犯罪的嫌疑重大。法定的紧急情形是指具备《刑事诉讼法》第61条规定的七种情形之一,如果不先行拘留,就会给刑事诉讼造成困难。其中,由人民检察院作出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的刑事拘留的,只适用《刑事诉讼法》第61条中的第4项、第5项规定的法定情形。请求国家赔偿的错误刑事拘留仅指对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没有事实证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拘留。“没有犯罪事实”是指被拘留人没有实施刑法规定的危害社会的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没有事实证明有犯罪重大嫌疑”是指没有可靠的证据证明被拘留人实施了犯罪行为。
刑事赔偿范围及受害人的权利问题。赔偿范围涉及行使职权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犯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情形,包括错误拘留、错误逮捕、再改判无罪、刑讯逼供或暴力行为以及违法使用武器或警械等。受害人在以上情况下都有权获得相应的赔偿。
行政诉讼的范围和类型,涵盖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因对行政主体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行政行为不服而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多种情况,包括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许可、资源所有权或使用权的确认、行政征收、行政不作为、侵犯经营权、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限制竞争等方面。
被拘留时是否可以向单位请假的问题,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被拘留人将被限制通信,无法向单位请假。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刑事拘留起算时间的确定方式,包括从拘留之时起计算、符合公平和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需要以及能更准确地计算折抵刑期。
行政拘留暂缓执行的条件及程序。被拘留人需申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提出暂缓执行申请,且公安机关认为对其暂缓执行不会发生社会危险。同时,需要满足担保条件,包括提供担保人或交纳保证金。另外,还介绍了缓刑制度的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