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转让出资后,可能会导致股东名册与公司记载不一致的情况。为保持股东名册与公司登记之间的一致性,公司应当及时办理变更登记。如果未经登记或未及时办理变更登记,则不能对抗第三人。也就是说,如果第三人通过受让出资等方式成为公司股东并记载于股东名册后,若未在公司登记机关办理相关登记,则不能主张该第三人的股东资格无效。
有人认为股权转让的生效时间应从办理工商变更登记之日起生效,依据是国家工商局在《关于股权转让有关问题的答复》(工商企字[2000]第262号)中的规定。该规定指出,股东转让股权后,受让人直接支付出让人已缴付的出资额,无需向公司重新入资,经公司变更登记后即成为公司股东。
然而,依据这一规定认定股权转让的生效时间是不妥的,理由如下:
股权转让是当事人之间依双方约定而产生的民事法律行为,是双方订立的合同。根据我国《合同法》第四十四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的规定,只有法律、行政法规才有权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手续后生效。目前,我国立法中尚未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转让股权必须在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后方可生效,因此,国家工商局的文件并非法律、行政法规。
国家工商局的《关于股权转让问题的答复》规定与新《公司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即“记载于股东名册的股东,可以依股东名册行使股东权利”相悖。根据法律文件的位阶和新旧,我们应当不予执行国家工商局的规定。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股权转让生效时间的知识,我们推荐以下文章:
- 股权转让生效时间
- 股权转让协议什么时候生效
- 股权变更登记与股权转让合同的生效
新公司法下股权转让的条件。股东可以将其股权全部或部分转让给其他股东或外部人士。向其他股东转让股权只需双方同意,而向外部人士转让则需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并遵循详细的手续规定。其他股东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购买权。如有争议,按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出资证明书的交付是否属于公示要件的问题。我国《担保法》规定出资证明书的交付不是质押生效的要件,但律师认为它应作为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设质的公示要件之一。学者梁*星认为只需交付出资证明书,而不需要股东名册记载。但律师认为股东名册的登记也是股东转让出资的要件
公司法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对内资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对外转让的要求
公司法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对内资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对外转让的要求。其中涉及内外资股东股权转让的同意权、外资股权转让的核准和工商变更登记、向第三人转让股权及其条件限制、外国投资者出资未到位的股权质押及其转让的限制,以及外资股权部分转让后不得导致外资股比
股权转让协议的有效期限及相关诉讼的有效时间,涵盖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股东资格确认以及股权转让款的支付等情况。针对这些情况,文章详细阐述了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方法,均适用《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