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 > 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 > 探讨刑事诉讼法立法技术问题的重要性及挑战

探讨刑事诉讼法立法技术问题的重要性及挑战

时间:2024-02-28 浏览: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17011

刑事诉讼法的立法技术和立法体例问题的初步讨论

一、刑事诉讼法的频繁修改与立法动向

刑事诉讼法的修改问题已经被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议事日程,引起了法学界的广泛讨论。然而,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为什么这部重要的基本法律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又要第二次被列为修改的对象?如果仅仅依靠频繁的修改和制定新规则,而不去找到刑事诉讼立法的主要问题和缺陷,我们是否能够真正解决中国刑事司法中的问题?更进一步地说,如果我们继续采取扩大外延、建立新规的立法方式,而不去研究刑事诉讼的立法技术问题,那么,这些新确立的规则是否真的能得到有效的实施?

二、立法技术与立法体例的问题

为了避免重复修改和制定无效的规则,我们需要对刑事诉讼的立法技术和立法体例进行深入讨论。我们应当吸取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订的教训,认识到现行刑事诉讼法中已经确立了一些改革措施,如辩护律师介入诉讼的时间提前、废除收容审查、废除免予起诉、改革审判方式等。然而,在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实施后不久,出现了超期羁押、刑讯逼供、律师权益受到侵害以及刑罚执行中滥用权力的问题。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因此我们需要对刑事诉讼立法中的技术问题进行研究。

三、程序的技术化与手续化

现行刑事诉讼法确立了许多涉及侵犯公民权利的强制措施或强制性调查行为的程序规则。然而,这些规则往往只具有技术性和手续性,缺乏实质性的意义和价值。例如,在搜查、扣押、查询、冻结等侦查措施中,侦查机关可以自行决定实施这些措施,而没有建立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这使得这些程序规则变成了带有技术性和手续性的操作规程,而无法保护当事人的权益。

四、诉讼程序的不可操作性

刑事诉讼法的可操作性是其基本构成要素的重要方面。然而,现行刑事诉讼法中的许多规则缺乏可操作性。例如,在审判管辖异议解决方式中,上级法院可以自行决定对下级法院已经受理的案件行使审判管辖权,而没有建立任何司法审查机制。这使得这些规则变成了纯粹的技术性和手续性规则,无法保障当事人的权益。

五、建立有效的司法审查机制

为了解决刑事诉讼立法中的问题,我们需要建立有效的司法审查机制。这包括建立权力制约机制,确保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和法院的行为符合法律程序;建立程序性违法的法律后果,对违法行为进行制裁;建立司法救济途径,保障当事人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六、总结与展望

通过对刑事诉讼的立法技术和立法体例进行初步讨论,我们认识到现行刑事诉讼法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刑事诉讼的立法技术问题,建立有效的司法审查机制,保障当事人的权益得到充分保护。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解决中国刑事司法中的问题。

律师会见在押嫌疑人的权利与限制

引言

根据1996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96条规定,犯罪嫌疑人在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和控告。此举将律师介入刑事诉讼的时间提前到侦查阶段,并赋予律师为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的一系列权利。

律师会见权的保障问题

然而,司法实践表明,律师的会见权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反而经常受到刁难甚至被公安机关无理剥夺。这引发了对于刑事诉讼立法是否应对此负有责任的疑问。

律师会见权的限制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96条的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需经侦查机关批准。此外,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时,侦查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和需要可以派员在场。这意味着律师会见权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司法实践中的问题

然而,律师会见权频繁受到无理限制或剥夺的情况在司法实践中屡见不鲜。这引发了对于刑事诉讼立法是否需要重新审视律师会见权保障的问题。

结论

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角度来看,律师会见在押嫌疑人的权利受到一定的保障。然而,司法实践中律师会见权受到的无理限制或剥夺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刑事诉讼立法应对此负有责任,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律师会见在押嫌疑人的权利。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主权原则

    主权原则在涉外刑事诉讼程序中的首要地位,以及外国人在中国进行刑事诉讼的适用规定和管辖权规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信守国际条约原则、诉讼权利同等原则在涉外刑事诉讼中的应用,包括国际条约的适用、国内法的规定、国际法原则的体现以及平等对待的原则。

  • 上诉人信息

    陈××因盗窃一案不服××市××区人民法院的判决并提起上诉的内容。陈××在审讯过程中受到压力,被迫捏造犯罪事实,认为原审法院的判决不符合法律规定和政策精神,因此提出上诉,请求重新审理并依法宽大处理。

  • 新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

      导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已于2012年11月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59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为正确理解和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司法解释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为正确理解和适用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结合人民法院审判工作实际,制定本解释。本项规定的案件,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第十五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2)
  • 刑事案件和解有什么影响
  • 刑事判决书的证据效力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