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受理阶段 > 公诉 > 共同犯罪中刑事责任的认定的深入分析

共同犯罪中刑事责任的认定的深入分析

时间:2024-03-30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17110

刑事责任及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差异

刑事责任是指根据国家刑事法律规定,对犯罪分子依法追究的法律责任。行为人实施刑事法律禁止的行为后,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即负刑事责任。对于共同犯罪中的不同被告人,由于年龄、主观恶性、作案行为的重要性、认罪态度、自首和立功情节等方面的差异,他们被认定的刑事责任也不尽相同。这体现了我国刑法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表现了我国刑法的"宽严相济"的特点,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定和谐。

案情

公诉机关:山西省太原市某某区人民检察院。

被告:甲某,男,满族,无业,住晋中市榆次区某号。

被告:乙某,男,汉族,x学校学生,住太原市杏花岭区某号。

被告:丙某,男,回族,无业,住太原市杏花岭区某号。

被告:丁某,男,汉族,无业,住太原市杏花岭区某号。

被告:戊某,男,汉族,无业,住朔州市某号。

被告:己某,男,汉族,x学校学生,住宁武县某号。

被告:壬某,男,汉族,无业,住河北省保定市某号。

被告:癸某,男,汉族,无业,住太原市迎泽区某号。

经一审法院依法查明,2013年2月17日23时15分许,被告人甲某与被告人壬某经事先预谋,由被告人壬某提供被害人高某等人的活动信息,被告人甲某伙同被告人乙某、丙某、丁某、戊某、己某、癸某在本市迎泽区某台球厅,采用暴力和胁迫方法抢劫被害人高某等四人人民币共计9600元。

案发后,被告人癸某于2013年4月9日向公安机关投案,其家属主动退赔被害人高某等人人民币10000元,并得到被害人谅解。2013年3月15日,被告人丁某到x区公安分局投案;2013年3月8日,被告人乙某带领x区公安分局民警抓获被告人丙某。

审理

法院认为,被告人甲某、乙某、丙某、丁某、戊某、己某、壬某、癸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结伙采用暴力威胁手段,当场强行劫取他人财物,侵犯他人的财产权和人身健康权,其行为均已构成抢劫罪。判处:

一、被告人甲某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五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二、被告人乙某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四个月,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

三、被告人丙某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十一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二千元。

四、被告人丁某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五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八千元。

五、被告人戊某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五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六、被告人己某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三个月,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

七、被告人壬某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一千元。

八、被告人癸某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

评析

在同一个共同犯罪案件中,不同的被告人由于具体的主体条件、犯罪情节、在犯罪中所起作用、是否累犯、是否自首坦白等方面的不同,出现不同的判决结果。

本案中,被告人丙某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刑满释放后五年内,再故意犯罪,所犯之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之刑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被告人丙某系累犯,应从重处罚。被告人壬某有劳教劣迹,根据实际情况,酌情从重处罚。八被告人一次抢劫多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考虑到具体情节,酌情从重处罚。被告人丁某、癸某在案发后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当庭如实供述犯罪事实,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被告人丁某、癸某系自首,可从轻处罚。被告人甲某、乙某、丙某、戊某、己某、壬某均能如实供述犯罪事实,自愿认罪,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均可从轻处罚。被告人乙某协助公安机关抓获被告人丙某,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被告人乙某系立功,可从轻处罚。被告人癸某还有一个"主动退赔被害人全部赃款,得到被害人谅解"的情节,可酌情从轻处罚。被告人乙某、己某、癸某作案时未满18周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应从轻减轻处罚。被告人壬某认为,其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系帮助犯的辩护意见,法院没有采纳,但对其未分到赃款的意见,法院在判决时,酌情给予了考虑。

综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共同犯罪中的刑事责任需要综合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并不意味着在同一犯罪中,每个人都必须判处相同的刑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做到罪责相适应,才能体现真正的平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诉讼法证据不足不起诉的影响

    刑事诉讼法中证据不足不起诉的影响。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案件时,若发现证据不足或可能存在非法收集证据的情况,可选择要求公安机关补充侦查。经过二次补充侦查后,如仍认为证据不足,将做出不起诉决定,涉案人员不会有案底记录,对其个人声誉和未来发展有积极影响。

  • 公诉案件的定义和特点

    公诉案件的定义、特点以及在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的法律咨询。公诉案件是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而提起诉讼的案件。在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关于原告代理人对刑事部分判决的疑问,律师解答称只能申请抗诉。文章还强调了公诉案件的重要性和作用,包括打击犯罪

  • 刑事案件的撤案程序

    刑事案件中的撤案程序。在派出所立案侦查过程中,若事实不清或证据不足,可停止侦查。自诉刑事案件中,自诉人可在判决前与被告人和解或撤回自诉,但涉及特定情况则不适用调解。公诉案件的撤案决定权在检察机关,受害者可就刑事附带民事部分接受调解。根据刑事诉讼法,特

  • 被害人撤诉是否意味着放弃追究法律责任?

    被害人撤诉并不等同于放弃追究法律责任的问题。在公诉案件中,诉讼权属于国家,被害人没有独立的诉讼权利。赔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量刑,但不能成为免罪的依据。即使加害人充分赔偿被害人损失,被害人也不能直接决定公诉案件的处理结果。公诉案件的决定权属于国家,只

  • 刑事诉讼法第172条规定:公诉程序的提起
  • 公诉意见书:故意伤害罪
  • 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
受理阶段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