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警察对于劳动争议案件不予处理。对于发生劳动争议的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劳动者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投诉。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简单,但是各地执法力度可能不一致。
劳动者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如果是以拖欠工资提出的解除劳动关系,还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申请劳动仲裁的优点是可以主张经济补偿、双倍工资等,并且一般都可以最终解决。但是申请劳动仲裁需要一定的程序,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
如果有欠条的话,劳动者可以直接起诉到法院,要求支付欠条里的工资数额。
根据申请人的身份,申请劳动仲裁所需的材料有所不同:
申请人是员工的话,需要提交劳动仲裁申请书、申请人身份证明及复印件、委托代理人的授权委托书和身份证复印件、被申请人工商注册信息资料、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等。申请人提交证明材料时,应附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并填写提交证据材料清单。
申请人属集体争议的话,除了提交上述材料外,还需要推荐员工代表,并提交员工代表名单以及全体员工签名表。对于欠薪的集体争议案件,还需提交用人单位拖欠员工工资的人员名单和拖欠余额表。
申请人是用人单位的话,需要提交被申请人身份证明复印件、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委托代理人的授权委托书和身份证复印件,以及提交证明材料清单。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的规定,以下是与索取劳动报酬相关的法条: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劳动争议,包括确认劳动关系的争议、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的争议、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的争议、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的争议、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的争议。
根据《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八条,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如果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要求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综上所述,当老板跑路时,劳动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咨询我们,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
发放工资记录在确认劳动关系中的作用。通过介绍劳动关系确认的条件和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说明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如何成立,以及工资记录的重要性。文章详细阐述了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不同依据、适用法律、主体资格、关系性质以及工作实施和责任承
保险合同中投保人的变更流程及所需手续。变更投保人需经过原、新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同意,并提供相关文件。对于因原投保人身故等原因变更的,还需提供死亡证明等文件。更正信息时需投保人本人签字。涉及投保人保障责任的险种变更时需填写健康告知书。部分信息变更可通过
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的区别,特别是在个人承包经营中的劳动关系问题。合法的承包关系中,承包人与所雇劳动者之间是独立的用工关系,与发包人之间并无劳动关系。但如果承包人原系发包人单位职工,则承包行为是双方履行劳动合同的特殊方式,双方劳动关系依然存续。判断劳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动关系认定的规定。劳动关系的建立需通过书面劳动合同,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在用工一个月内订立。同时,根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即使没有书面合同,满足一定条件如主体资格、劳动规章制度适用等,劳动关系仍然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