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宣告是一种司法活动,根据破产申请人的申请,法院确认债务人确有无法消除的破产原因,并决定对债务人进行清算。根据《企业破产法(试行)》的规定,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宣告企业破产:
债务人不履行或者不能履行和解协议
债务人在整顿期间有不执行和解协议,财务状况继续恶化或债权人会议申请终结整顿,或有严重损害债权人利益三种情形之一的
债务人整顿期满,不能按和解协议清偿债务
法院宣告公司破产的裁定自宣告之日起生效。裁定生效后,公司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破产宣告后,债权人或债务人对破产宣告有异议的,可以在人民法院宣告企业破产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诉。上一级人民法院应该审理并在30日内作出裁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第三条的规定,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严重亏损,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依照该法规定宣告破产。债权人申请破产的情形之一的,不予宣告破产:
取得担保,自破产申请之日起六个月内清偿债务的。
债权人申请破产,上级主管部门申请整顿并且经企业与债权人会议达成和解协议的,中止破产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第二十一条的规定,整顿期间,企业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裁定,终结该企业的整顿,宣告其破产:
财务状况继续恶化,债权人会议申请终结整顿的
有本法第三十五条所列行为之一,严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
经过整顿,企业能够按照和解协议清偿债务的,人民法院应当终结对该企业的破产程序并且予以公告。整顿期满,企业不能按照和解协议清偿债务的,人民法院应当宣告该企业破产,并且按照该法第九条的规定重新登记债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第二十三条的规定,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由人民法院裁定,宣告企业破产:
依照该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终结整顿的
整顿期满,不能按照和解协议清偿债务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九条的规定,企业法人因严重亏损,无力清偿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债务人破产还债,债务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还债。
根据该法第二百条的规定,人民法院裁定宣告进入破产还债程序后,应当在十日内通知债务人和已知的债权人,并发出公告。债权人应当在收到通知后三十日内,未收到通知的债权人应当自公告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申报债权。逾期未申报债权的,视为放弃债权。
债权人可以组成债权人会议,讨论通过破产财产的处理和分配方案或者和解协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十一条的规定,企业破产法第三条第一款规定的“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是指:
债务人明显缺乏清偿债务的能力
债务人停止清偿到期债务并呈连续状态,如无相反证据,可推定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根据该规定第三十二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后,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宣告债务人破产:
债务人不履行或者不能履行和解协议的
债务人在整顿期间有企业破产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情形的
债务人在整顿期满后有企业破产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情形的
宣告债务人破产应当公开进行。由债权人提出破产申请的,破产宣告时应当通知债务人到庭。
债务人自破产宣告之日起停止生产经营活动。为债权人利益确有必要继续生产经营的,须经人民法院许可。
人民法院宣告债务人破产后,应当通知债务人的开户银行,限定其银行帐户只能由清算组使用。人民法院通知开户银行时应当附破产宣告裁定书。
人民法院裁定宣告债务人破产后应当发布公告,公告内容包括债务人亏损情况、资产负债状况、破产宣告时间、破产宣告理由和法律依据以及对债务人的财产、帐册、文书、资料和印章的保护等内容。
破产宣告后,破产企业的财产在其他民事诉讼程序中被查封、扣押、冻结的,受理破产案件的人民法院应当立即通知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的人民法院予以解除,并向受理破产案件的人民法院办理移交手续。
企业被宣告破产后,人民法院应当指定必要的留守人员。破产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财会、财产保管人员必须留守。
破产宣告后,债权人或者债务人对破产宣告有异议的,可以在人民法院宣告企业破产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诉。上一级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并在三十日内作出裁定。
用人单位进行裁员的条件与程序。条件包括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生产经营严重困难、企业转产或技术革新等情况下,可依照法律规定裁员。程序上,用人单位需提前三十天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意见并制定裁员方案,最终经过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裁员。
国有企业裁员的相关法律规定。在出现严重经营困难、经营方式调整或破产重整等情形下,可以进行裁员。裁员条件需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裁员顺序有优先留用人员。国有企业裁员需遵循提前说明情况、提出方案、征求意见、报告劳动行政部门、公布方案等程序。
企业破产后的债务处理程序。包括成立清算组织来清理债权债务,及其相关法律规定和操作流程。文中还提到了未成立清算组织的后果及变更清算组织为新的诉讼主体的实践情况。整个程序旨在平衡企业、股东、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权利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发展历程。旧法存在局限性和不足,经过修订形成了新法。新法旨在规范企业破产程序,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合法权益,并引入重整制度,使破产法成为企业复兴的法律工具。旧有破产含义已随时代变迁,现代定义更强调无力清偿债务的状态而非法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