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案件的刑事管辖权是涉外刑事诉讼的前提。我国刑法第6条至第11条和刑事诉讼法第16条规定了我国的刑事专属管辖权,而《关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行使刑事管辖权的决定》以及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相应国际条约则规定了我国的刑事普遍管辖权。
对涉外刑事诉讼的职能管辖没有特别规定,一般是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公安、检察、法院三个机关各自的职权来确定职能进行管辖。
刑事诉讼法第20条对法院的级别管辖作出了原则规定,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作为第一审法院。
同时,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对地域管辖作出了特定规定。即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的案件,由该外国人入境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325条规定,外国人犯罪案件由犯罪地的地(市)级以上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规定,各级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应当与人民法院审判管辖相适应。
因此,可以看出,外国人犯罪刑事案件的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应由与中级人民法院相适应的地市一级公安、检察机关负责。
航空犯罪的刑事管辖权问题,依据普遍管辖原则,世界各国对危及人类安全的国际犯罪具有管辖权。针对劫持航空器罪,无论犯罪地、犯罪人国籍及侵犯利益如何,我国及其他缔约国均可依据国际公约行使刑事司法管辖权。同时,也介绍了劫持航空器罪、使用暴力危害飞行安全罪和传
刑事自诉案件的管辖权和注意事项。刑事自诉案件由犯罪地人民法院管辖,若涉及港、澳、台居住的中国公民或单位,则由犯罪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审判。法院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处理,对于缺乏罪证或证据不足的自诉案件,应说服自诉人撤诉或裁定驳回。注意事项包括自诉人资格、当事
涉外刑事案件是指在中国领域内的外国人、无国籍人的犯罪案件,中国公民侵犯外国人、无国籍人或外国权益的犯罪案件,以及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外对中国国家或公民的犯罪案件。涉外刑事案件的程序包括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在立案侦查阶段,应由与中级人民法院相适应的
黄尔梅是刑一庭的庭长,负责管理东北三省和华南三省的刑事案件。任卫华是刑二庭的庭长,负责管理港、澳、台地区和涉外犯罪案件。高憬宏是刑三庭的庭长,负责管理华北五省和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