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必减主义原则
我国刑法采取必减主义对待胁从犯,即对胁从犯的处罚应当减轻或者免除,而不是可以减轻或者免除。(2) 犯罪情节具体确定
对于胁从犯的处罚减轻或者免除,应根据其犯罪情节具体确定。具体认定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被胁迫的程度、对危害结果的作用大小以及罪后表现等。主犯的刑事责任,包括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和其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的定义和刑事责任。首要分子除了对自己直接实施的犯罪承担刑事责任外,还要对集团成员按照集团犯罪计划所犯的全部罪行承担刑事责任。此外,文章还探讨了主犯与从犯的区别,包括犯意和作用
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备案规定。该规定适用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工作。备案原则包括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备案程序要求制定机关在规定时间内报送备案,并需要提交备案报告、正式文本和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及处理方式。法律规定,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且用于个人营利活动构成挪用公款罪,需追缴违法所得。根据不同情况,如挪用时间、是否归还、是否用于营利或非法活动等,对挪用公款罪进行具体认定和处理。追缴违法所得是重要补充措施。
法院判决后没有钱赔偿的处理方式。依据刑法规定,应优先赔偿被害人损失,再执行其他处罚。犯罪分子除了承担刑事责任,还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如财产不足以支付,应优先保障被害人获得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