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书
(1)概念和法律依据
保证书是指刑事案件中被取保候审人的保证人,或者有关的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向人民法院签字做出保证而制作的诉讼文书。
适用于取保候审保证人的保证书,是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3条、第55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解释》(以下简若干问题解释)第70条的规定制定的。适用于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的保证书,是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6条和最高人民法院《若干问题解释》第142条第2款、第144条第3款的规定制定的。
(2)作用
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能作为案件保证人的,必须是与本案无牵连;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限制;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因此,不论是作为取保候审保证人的保证书还是作为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用的保证书,都对保证人具有约束人,保证人必须依保证书的内容履行自己应尽的职责。
(3)内容与写法
根据法院刑事诉讼文书样式的规定,保证书为填充式文书,包括首部、正文、尾部三部分。
①首部。居中写明文书名称“保证书”。
②正文。分两种不同情况分别填写。
a.取保候审保证人保证书的正文,首先填写所递交的人民法院名称,保证人与被保证人的关系,然后明确写明“我愿意作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保证人,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以下义务:(一)监督被保证人遵守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二)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违反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的行为,及时向执行取保候审的公安机关报告。”
b.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的保证书的正文,应先填写证人或鉴定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及工作单位、与本案当事人的关系等项内容。然后再明确写明“我作为本案的证人(或鉴定人),保证向法庭如实提供证言(或者说明鉴定结论)。如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或者作虚伪鉴定),愿负法律责任。”
③尾部。由保证人、证人或鉴定人分别在所做保证的保证书上签名,并写明保证日期。
(4)制作要求
①要严格审查作为保证人的条件,尤其是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的保证人。
②保证书的内容虽为填充式,但必须是保证人意思真实的表示。不能有虚伪的成分,否则,会影响其履行保证。
③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所写的保证书由证人、鉴定人签名后入卷存档。[page]
刑事案件申诉材料的撰写方法,包括刑事申诉的范围和主体资格、人民检察院管辖的申诉案件范围、申诉材料的提供以及申诉书的格式。申诉人程某某因对某县人民法院的刑事判决书和某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刑事裁定书不服,提出了申诉,请求撤销原判,判决被告人刘某某、邵某某无罪
刑事案件的无罪辩护程序,包括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和审判阶段。在侦查阶段,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聘请律师进行咨询和代理申诉。公安机关在侦查终结后将案件移送给人民检察院,后者在审查起诉阶段会讯问犯罪嫌疑人并听取各方意见。辩护律师可查阅相关材料。最后,人
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在被拘留后的法律阶段以及律师代理权的详细规定。律师在侦查期间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包括代理申诉、申请变更强制措施等。律师还有权会见和通信以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了解案件情况并提供法律咨询。在特定情况下,如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和
刑事案件中律师的权利与义务。律师在刑事案件中的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为嫌疑人或被告人提供证据,保障其合法权益。律师享有多项权利,包括被犯罪嫌疑人聘请提供法律咨询和代理申诉、向侦查机关了解案情并会见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不受监听地会见被告人,以及代表被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