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工程建筑 > 建筑工程施工 > 工程施工管理 > 关于开展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的公告

关于开展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的公告

时间:2020-05-25 浏览: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1986

海关总署公告2014年第65号(关于开展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的公告)

为落实区域协同发展重要国家战略,加快经济紧密联系地区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步伐,为进出口企业创造更加公平、公正的进出口环境,切实提高通关效率,有力促进贸易便利,海关总署决定在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合肥、南昌、武汉、长沙、重庆、成都、贵阳、昆明海关启动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建立区域通关中心,构建统一的申报平台、风险防控平台、专业审单平台和现场接单平台,形成涵盖长江经济带海关通关全流程的一体化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实现长江经济带通关作业一体化。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自2014年9月22日起,首先在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合肥海关(以下简称长三角地区海关)启用区域通关一体化通关方式;在总结评估的基础上,适时在南昌、武汉、长沙、重庆、成都、贵阳、昆明海关启用该通关方式。

二、长三角地区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通关方式适用于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以下简称长三角地区)企业在长三角地区各口岸海关进出口的货物。长三角地区企业可自主选择向经营单位注册地、货物实际进出境地海关或其直属海关集中报关点办理申报、纳税和查验放行手续。

企业可根据实际需要,自主选择口岸清关、转关、“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属地申报、属地放行”、区域通关一体化等任何一种通关方式。

三、取消长三角地区报关企业跨关区从事报关服务的限制,允许报关企业在长三角地区“一地注册、五地报关”。报关企业在长三角地区内任一海关备案的分支机构,均可以在长三角地区各海关从事报关服务。

四、长三角地区海关间互认商品预归类、价格预审核、原产地预确定和许可证件、归类、价格等专业认定结果以及暂时进出境等行政许可决定;待系统完善后,在银行总担保及汇总征税项目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的一份税款保函在长三角地区海关互认通用。

五、长三角地区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报关单审核、税单打印、税费核注核销、无纸转有纸、汇总征税试点等操作按现行规定办理。

六、长三角地区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报关单可由企业根据物流实际需求,自主选择在口岸或属地海关监管场所实施查验。对需转运分流到属地监管场所实施查验的,进出境货物及其运输工具应符合海关途中监管的要求。

七、为规范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的申报行为,自2014年9月22日起,对“进出境运输方式”和“境内运输方式”均为水运的出口中转货物,报关单电子数据申报时,“报关单类型”应申报为“水运中转”。

八、长三角地区海关可凭电子放行信息办理货物出场(库、区)手续,实现卡口自动核放。

九、长三角地区海关通过“中国海关网上服务大厅”和海关“12360”服务热线,为企业提供通关、舱单状态查询、疑难咨询等公共服务。

特此公告

海关总署

2014年9月9日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法律咨询:建筑工程分包行为的原因分析

    建筑工程分包行为的原因。首先是技术需求,因建筑工程的复杂性和专业性,需要不同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装备完成各环节工作。其次是经济目的,分包能实现资源配置、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另外,分包也有助于转嫁或减少建筑工程中的风险。文章还提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 律师回答:

    律师对变更工程费用的计算、新单价或价格制定的法律建议,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相关规定。对于变更工程费用,应按照工程量表中同种工作内容的单价计算,并视情况制定合理的单价或价格。在建筑法方面,强调了单位的质量体系认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建筑工程的

  • 营业执照过期了可以报关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营业执照过期与是否可以报关是没有关系的,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受委托的报关企业可以报关。向海关办理申报手续的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受委托的报关企业应当预先在海关依法办理登记注册。

  • 如何在进出口环节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企业开拓维护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2014年,中国海关查扣侵权嫌疑货物达2.4万批,涉及商品近9200万件。如何在边境环节加强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更为有效地阻止侵权商品进出口,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很多权利人面临的重要课题。

  • 海关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都有哪些
  • 进出口经营资质所需资料有哪些
  • 土耳其反倾销调查中中国彩电占中较大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