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保险法 > 保险理赔 > 财产保险理赔 > 交通事故赔偿责任划分的主体责任是谁?

交通事故赔偿责任划分的主体责任是谁?

时间:2024-05-07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20013

交通事故赔偿责任的划分及赔偿比例

一、交通事故主次责任的确定

在交通事故处理中,交警会在事故认定书上划定一方负次要责任。然而,主次责任最终体现在何种比例上才有意义呢?如果没有法律规定,当事人将无所适从。一些保险合同条款中规定了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的比例,但这些规定并不一致,有的规定主要责任为60%,有的规定为70%。那么,在交通事故处理中,主要责任应赔偿的比例究竟是多少呢?

实际上,《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配套法规《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五条规定,对于两方或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导致交通事故的情况,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但并未具体规定比例。

目前,唯一可以了解到的法律依据是1993年北京市公安局发布的《北京市实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若干规定》。其中第六条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者应根据所负交通事故责任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具体比例为:负全部责任者承担100%的赔偿责任,负主要责任者承担60%至80%的赔偿责任,负同等责任者各承担50%的赔偿责任,负次要责任者承担20%至40%的赔偿责任。对于三方以上的交通事故责任者,赔偿责任的划分参照上述原则确定。然而,《北京市实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若干规定》已于1999年失效。

因此,可以确定的是,目前对于责任比例的具体划分已经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但在司法实践中,人们形成了一种惯例,约定俗成。在法官的酌情确定下,主次责任的承担比例可能在55%至90%之间。目前,大部分判决仍以70%和30%确定主次责任的承担比例。

二、交通事故主次责任的赔偿比例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1.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时,保险公司应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进行赔偿。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然而,如果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而机动车驾驶人已采取必要措施,机动车一方将按以下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 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全部责任,承担100%的赔偿责任;
  • 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主要责任,承担80%的赔偿责任;
  • 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同等责任,承担60%的赔偿责任;
  • 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次要责任,承担40%的赔偿责任;
  • 机动车一方无责任,承担10%的赔偿责任;
  • 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在禁止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的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一方无责任,承担5%的赔偿责任。

如果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如果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与处于静止状态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一方无交通事故责任,不承担赔偿责任。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机动车方在该车应当投保的最低保险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超过最低保险责任限额的部分按照上述规定赔偿。

2. 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

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应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进行赔偿。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按以下方式承担赔偿责任:

  • 负事故全部责任者,承担100%的赔偿责任;
  • 负主要责任者,承担70%的赔偿责任;
  • 负同等责任者,承担50%的赔偿责任;
  • 负次要责任者,承担30%的赔偿责任;
  • 无责任者,不承担赔偿责任;
  • 属于交通事故意外事故,各方均无责任,根据《民法通则》和《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规定,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双方的赔偿责任;
  • 属于不能认定事故责任的,双方各承担50%的赔偿责任。

综上所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双方应按照交警部门划分的责任进行赔偿。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交通事故中的责任分配原则

    交通事故中的责任分配原则,依据相关法规,赔偿责任按主次责任划分比例承担。共同侵权者需承担连带责任,对于间接结合导致同一损害后果的,按过失大小或原因力比例承担责任。赔偿内容包括医疗治疗支出、误工减少的赔偿、伤残导致的赔偿以及死亡的赔偿。

  • 消费者遭遇欺诈可获得双倍赔偿

    消费者在遇到欺诈行为时的权益保障。根据法律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遭遇欺诈可获得双倍赔偿;购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后,可获得十倍赔偿。对于人身保险,投保者可投保多份并获得多重赔偿。受他人伤害时,投保者可获得双向赔偿。劳动者获得工伤补偿后,还可

  • 保险合同免责条款的法律性质

    保险合同免责条款的法律性质,包括保险法对其的规定和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制。保险合同中的免责条款是约定风险排除事项的条款,保险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需要做出充分的提示和说明,否则条款无效。保险法解释对免责条款进行了界定,仅限于格式合同文本中。此外,还探讨了免责

  •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主次责任划分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在交通事故中的主次责任划分以及相应的赔偿问题。根据规定,机动车在事故中应承担赔偿责任,但如果非机动车或行人违规且机动车采取了必要措施,责任可减轻。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哪些交通事故可按简易程序处理,包括轻微伤、财产损失等情况的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案件证据清单
  •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家属不起诉的法律处理方式
  • 一、具体行政行为的特点
保险理赔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