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诉人:潘某,男性
案件名称:潘某交通肇事罪一案
案件审理单位:息县人民法院
判决日期:2009年12月3日
判决文书编号:(2009)息刑初字第197号刑事判决
上诉:潘某不服一审判决,向本院提出上诉
本院审理:依法组成合议庭,经过阅卷和讯问上诉人潘某,决定不开庭审理
审理终结:现已审理终结
一审认定事实:潘某于2009年7月14日18时49分许,驾驶豫SG1196号轿车在S337线行驶时与前方车辆相撞,导致骑自行车的赵XX当场死亡。潘某逃离现场,但后来投案自首。交警部门认定潘某负全部责任。
一审认定罪名:交通肇事罪
一审判决结果:潘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潘某对一审认定的交通肇事致人死亡不持异议,但提出上诉,主要理由如下:
潘某认为,他的行为不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一审判决在此点上认定错误。
潘某主张他具有自首、认罪态度好、初犯、积极赔偿损失、取得被害人谅解等从轻情节,一审判决量刑偏重。
经本院审理查明,二审认定事实与一审相同,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证据无误,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潘某虽离开肇事现场,但他让路人报警并留下肇事车辆的信息,后与被害人亲属经过交警部门调解达成协议,最后投案自首。潘某没有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因此不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一审判决在此点上认定错误,本院予以纠正。
本院认为,潘某自动投案,如实供述罪行,属于自首情节。他已赔偿被害人亲属的经济损失并获得谅解,可酌情从轻处罚。因此,一审判决量刑偏重。本院予以采纳上诉人潘某的上诉理由。
本院判决如下:
潘某犯交通肇事罪
撤销一审判决中对潘某的量刑部分,即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改判:潘某犯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 判 长:许前让
审 判 员:胡玉国
代理审判员:王明强
书 记 员:方晓鹏
二○一○年二月二十日
刑事判决书的送达对象包括人民检察院、当事人及其相关代理人、近亲属等,还涉及送达传票等诉讼文件的相关规定。刑事判决书是法院对刑事案件判决的书面决定,分为第一审和第二审。被告人对第一审判决不服可上诉,第二审判决为终审。送达期限有明确法律规定,必须在规定时
刑事判决书的在线查询、定义、概述、指导和制作注意事项。人们可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在线查询大部分刑事案件的判决书,但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案件无法查询。刑事判决书是法院对刑事案件审理后依法对被告人定罪量刑的书面决定,分为第一审和第二审。制作刑事判决书时
刑事判决书的送达程序及相关内容。刑事判决书应在规定期限内送达,对象包括检察院、当事人、代理人等。判决书生效后,还需送达给被告单位或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刑事判决书是法院对刑事案件作出的书面决定,分为一审和二审判决,被告人和检察院对判决结果不服可依法
交通肇事罪的法定立案标准,包括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重大事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等情况应当立案追究。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具有特定情形如酒后驾驶、无照驾驶等应定罪处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违章行为则不予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