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自诉案件是指以下情况下,被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告诉,要求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
指针对某些犯罪行为,必须由被害人向法院告诉,法院才能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被害人可以自愿不告诉,但若被害人因受到强制或威吓无法告诉,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代为告诉。告诉才处理的罪行包括侮辱罪、诽谤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和普通侵占罪。
被害人提供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也属于刑事自诉案件范畴。
被害人提供证据证明被告人侵犯自己的人身或财产权利,但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也可以作为刑事自诉案件处理。
提起刑事自诉的程序如下:
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以及他们的诉讼代理人在法定的起诉时效期限内,可以书面或口头方式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自诉。一般情况下,自诉应以书面形式,即需制作并呈递刑事自诉状。但如果自诉人书写自诉状困难,可以口头告诉,由法院工作人员作出告诉笔录,并向自诉人宣读后确认无误后签名或盖章。
自诉状或告诉笔录应包括以下内容:
如果被告人有三人以上,自诉人在告诉时需提供被告人人数的自诉状副本。
人民法院应在收到自诉状或口头告诉后的第二天起15日内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并书面通知自诉人或代为告诉的人。对于已立案但经审查缺乏罪证的自诉案件,如果自诉人无法提供补充证据,法院应说服自诉人撤诉或裁定驳回起诉。但如果自诉人提出新的足以证明被告有罪的证据并再次起诉,人民法院应受理。
对于自诉案件,法院可以进行调解,当事人也可以在庭外自行和解,允许被害人撤诉和被告人反诉。如果仍有争议,法院将依法判决。
此外,刑事自诉案件也有法定的追诉时效。若超过追诉时效,被害人将丧失追究加害人刑事责任的权利。不同罪名的追诉时效规定有所区别,因此在必要时需要专业律师的指导,以充分了解在诉讼程序中所享有的权利。
赡养扶助问题中常见的几种情况并解释了对应的处理方式。包括女儿出嫁后不赡养、父母再婚后不赡养、分家不公平不赡养、不照料晚辈不赡养以及不继承遗产不赡养等问题的处理办法。对于这些问题,主要通过说服教育的方式让子女履行赡养义务,因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并不因
新《婚姻法》实施后引发的一系列新案例。随着新法的颁布,许多以前未曾出现过的案件浮出水面,如私生子的抚养责任、离婚时的过错赔偿等。新《婚姻法》中涉及的新概念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显示出法制时代的到来。
哪些案件属于刑事自诉案件? 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对于自诉案件,被
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对于自诉案件,被害人向法院起诉后,法院可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