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派生诉讼是指在公司内部,当公司董事、监事拒绝或不履行维护公司利益的职责时,股东代表公司行使诉权,以公司的名义起诉侵害公司利益的相关方。通常情况下,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由大股东或委派的董事担任,大股东对公司拥有强大的控制权,并且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然而,当以公司名义起诉董事长(执行董事)时,原告和被告的法定代表人角色会集中在同一人身上,这就涉及到了"人无法咬自己的鼻子"的逻辑。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公司股东可以代表公司起诉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并提起公司派生诉讼,以维护公司利益。
公司派生诉讼的提起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其中,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拒不召集主持股东会议、滥用董事、监事职权或法定代表人职权损害公司利益等行为,都可以成为公司股东提起公司派生诉讼的依据。这些行为可能导致公司利益的损害,因此,公司股东有权通过派生诉讼来追究相关责任。
公司直接诉讼是指股东基于其股权,针对公司的受信托人(董事、监事)在行使职权范围内对公司造成的损害提起的诉讼。在公司直接诉讼中,股东作为公司的权益持有者,可以通过诉讼程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并要求受信托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自诉刑事案件和解原则,包括是非分明、自愿守信、公平合理和规范合法四个原则。在刑事和解中,必须确保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尊重双方当事人的意愿,保护被害人合法权益并体现加害人的轻罚或非刑罚化方式处理的平等性,同时遵循法律程序规范进行。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的具体法律解释。该解释对诈骗数额的划分、严厉惩处的情形、从宽处理的情形、对近亲属的处理、未遂案件的处理、共同犯罪和追缴财物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依法打击诈骗犯罪活动,保护公私财产所有权。
公检法机关在刑事案件中的分工和职责。公安机关负责侦查、拘留、执行逮捕和预审工作;检察机关负责监督和指导刑事案件,保护国家利益和公民权益;人民法院则负责审理刑事案件。三者分工明确,互相监督制约,确保刑事诉讼的公正、公平和合法。
刑事拘留与行政处罚的区别。两者虽都涉及对违法行为的处罚,但性质和目的不同。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的行政制裁,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共利益;而刑事拘留是刑事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或现行犯采取的强制措施,确保刑事案件的顺利进行。两者在主体、程序、权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