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是指行政执法人员在执行职务过程中,以私情、私利为动机,采取伪造材料、隐瞒情况、弄虚作假等手段,不将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移交给司法机关处理的行为。
根据相关规定,涉嫌以下情形之一的行为应予立案:
如果行政执法人员不将可能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犯罪案件移交给司法机关处理,即属于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如果行政执法人员多次不移交犯罪案件,或者一次不移交的犯罪案件涉及三名以上犯罪嫌疑人,均属于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立案标准。
如果行政执法人员无正当理由不予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即使司法机关已发现并提出意见,也属于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立案标准。
如果行政执法人员以罚代刑、放纵犯罪嫌疑人,导致犯罪嫌疑人继续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即属于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立案标准。
如果行政执法部门的主管领导阻止移交刑事案件,即属于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立案标准。
如果行政执法人员隐瞒、毁灭证据,伪造材料,或者改变刑事案件的性质,即属于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立案标准。
如果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出于牟取本单位私利的目的,不移交刑事案件,且情节严重,即属于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立案标准。
除上述情形外,还有其他情节严重的行为也属于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法律规定,犯有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行政执法人员,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如果行为造成严重后果,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为了区分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与其他相关罪名的界限,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行为人若是出于业务知识、经验不足,或调查研究不够充分,工作作风不够深入,思想方法简单片面造成认识偏颇而发生错误行为,即使造成一定危害后果,一般不构成犯罪。但如果情节严重或造成重大后果而构成其他犯罪的,将以其他相应犯罪论处。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与徇私枉法罪都表现为徇私枉法行为,都侵犯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但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区别:
(1) 主体不同: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主体是行政执法人员,而徇私枉法罪的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
(2) 客观行为不同: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是利用行政执法职权,对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不移交;徇私枉法罪则表现为利用司法职权,违背事实和法律,进行刑事枉法追诉或裁判。
(3) 直接客体不同: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活动;而徇私枉法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与包庇罪之间的区别在于:
1) 犯罪主体不同: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犯罪主体必须是行政执法人员,而包庇罪则可以由一般人员构成。
2) 客观方面不同: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必须是利用职务之便或
吸毒后驾驶机动车的构罪及刑罚问题。吸毒后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进行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行为构成危险驾驶罪。刑法对危险驾驶罪有明确的处罚规定,包括拘役和罚金。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危险驾驶罪与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定,包括主观方面和行为方式的
未成年人发生关系是否构成强奸罪的问题。依据我国刑法规定,若双方自愿且女方年满十四周岁,则不构成强奸罪。对于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无论是否自愿,都视为强奸。强奸罪的认定包括暴力、胁迫和其他手段,如利用职权或特定关系迫使妇女发生性行为。但若是双方自愿且未造
倒卖呼吸机是否构成违法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呼吸机属于医疗器械,没有经营资质进行倒卖是非法经营行为。非法经营罪包括未经许可经营限制买卖的物品等。倒卖公司产品还可能涉及非法经营罪、走私罪等罪名。对此类行为,法律会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进行处罚。
程序员参与赌博软件开发的刑事量刑标准。文章指出,根据相关法律解释,程序员如为他人提供网络直接帮助,实施赌博犯罪活动,将被视为赌博罪的共犯。量刑标准依据具体情况,可能涉及有期徒刑、拘役和罚款等。文章还详细解释了聚众赌博和开设赌场的区别以及相关的刑事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