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广告法 > 广告准则 > 为消费者维权,揭露广告欺诈行为

为消费者维权,揭露广告欺诈行为

时间:2024-02-10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20570

被告是否利用广告进行价格欺诈

争议焦点

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被告是否利用广告进行价格欺诈。原告要求撤销合同并要求被告赔偿计算机价格的损失。双方争论的关键在于对于"原价"的理解。被告认为"原价"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原来的价格",而原告认为"原价"在市场价格领域中有特定的含义,即降价行为前的实际销售价。根据价格法的规定,被告的广告属于虚假降价的价格欺诈。

被告的广告内容确定,对双方均具有约束力,应视为要约。原告依约购买了被告的计算机,形成了计算机买卖合同。然而,在合同的缔结过程中,被告明显构成了价格欺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4条的规定,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可以被变更或撤销。因此,原告有权要求法院变更或撤销合同,并要求被告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赔偿责任的性质

关于赔偿责任的性质,有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应该是侵权损害赔偿。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8条的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利用欺诈性的价格广告,使消费者无法知悉商品价格的真实情况,从而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因此,经营者应该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

第二种观点认为,既然合同被撤销,过错方应承担合同责任的赔偿责任。

第三种观点认为,经营者应承担的是缔约过失责任。缔约过失责任是缔约人故意或过失地违反先合同义务而产生的民事责任。先合同义务是指在签订合同前的互相接触磋商阶段产生的注意义务,包括互相协助、互相照顾、互相保护、互相通知、诚实信用等义务。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先合同义务的违反、缔约过程中的过失、损失的存在以及因果关系。

在本案中,被告利用价格欺诈的广告宣传,使原告基于对被告的特殊信赖而订立了购买计算机的合同。因此,被告在合同的缔结过程中故意违反了先合同义务。原告在得知被告的欺诈行为后,要求撤销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这符合法律规定。在查明以上事实后,被告请求调解,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原告自愿放弃撤销双方之间的买卖合同,并由被告赔偿原告损失5000元。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明星代言产品的法律责任问题

    明星代言产品的法律责任问题。明星在代言时应尽注意义务,包括要求产品合格证明等。代言广告可能具有欺骗性,明星不会实际使用并见到效果再拍摄广告。夸大效果和虚假宣传是常见问题。律师提醒消费者应关注产品本身性能与质量,审慎选择产品,并了解相关信息。明星如果明

  • 欺诈的概述

    欺诈行为的定义、分类以及法律后果。欺诈是一种故意行为,目的是使他人产生错误认知。在法律上,欺诈行为可能导致民事行为无效或可撤销。合同无效情形中的欺诈行为,通常涉及损害国家利益或欺骗消费者等行为。欺诈行为的构成需要包括欺诈方的故意行为、受欺诈方的错误意

  • 消费者虚假宣传购买商品的损害赔偿

    消费者因虚假宣传购买商品受到损害时的赔偿问题。当经营者存在欺诈行为时,消费者有权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赔偿金额通常为购买价款的三倍但不得低于五百元。对于明知商品或服务有缺陷的经营者,如果导致消费者死亡或健康严重损害,受害人有权要求双倍惩罚性赔偿。

  • [Name]

    某公司涉嫌侵犯客户权利的问题。该公司建设运营的店铺的装潢与客户公司的非常相似,包括某些元素的复制,构成了对客户在兰姆汉姆法案第43(a)条规定的权利侵犯。客户还主张对其店铺设计的版权保护,而该公司也有意侵犯了这一权利。

  • 虚假广告的法律处罚
  •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监管
  • 案情简介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