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主和监理单位面对的是“有经验的承包商”。他们技术上过硬,管理能力强,熟悉承包方式及合同条件,了解工程实施的各种环境。承包商在建筑市场上的工程承包运作分为两大过程:一是对业主的招标作出反应,也就是投标,这是获得合同的过程;二是中标及签订合同后在业主委托的监理工程师监督下的施工过程,这是履行合同的过程。但对于业主而言,这两个过程却可能不是同一个管理服务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应当积极推动具有招标代理资质的工程监理企业在同一个工程上承担施工招标代理和施工监理的服务,监理企业应当主动介入施工招标过程。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具有丰富的工程管理和合同管理经验,也需要依据合同进行工程监理,而监理工程师还需要按照合同约定对合同进行解释以及处理合同争议,只有他们才能真正协助业主签订一份好的合同。事实上,在起初设计工程监理服务的时候,监理单位是要求提供施工准备阶段即施工招标的服务的。
在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如果出现应当由业主承担责任的事件,例如业主供应材料迟缓造成承包商停工待料,业主应给予费用补偿。当承包商提出施工索赔时,监理工程师要按照施工合同的约定来决定索赔是否成立,并且决定索赔额是多少,这对监理工程师的公正性、公平性是一个严峻的考验。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承包商常常对本应索赔的事件要求作一般签证处理,这时有相当一些监理工程师只是签字“情况属实”,没有依据合同判断是否属于承包商的合同责任或风险,也没有对业主应当给予多少补偿给出明确意见。这种情况的发生,正是业主不满意监理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监理必须提高合同管理服务水平、规范监理操作的地方。在国际工程上,工程师正逐步成为业主的代表或者业主方人员,客观上只能要求自己承担决定“索赔是否成立”的责任,而应将决定“予以索赔多少”的工作交由独立的造价工程师来承担。实际工作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业主委托造价咨询单位实行施工全过程的造价跟踪与控制,这样监理单位与造价咨询单位又出现了新的合作要求。作一个假设,如果工程监理失去造价控制的能力和授权,只承担质量和进度控制,合同管理将是一句空话,工程监理将失去生存和发展空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对建筑工程监理的法律规定及实施要求。文章指出,监理单位应具备施工招投标工作能力和工程承包合同管理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展开监理工作并实现工程建设项目的总目标。目前,监理工程师的发展方向应集中于施工招投标管理和工程承包合同管理,并逐
日期及天气情况、监理工作、施工工作和工程进度的记录方法。包括现场质量和安全问题的发现与处理,收发文情况,专业会议纪要和工地洽商,重要监理事件以及其他可能影响监理工作和工程的事件。同时,记录施工部位、内容、人力、材料及机械设备的进场和使用情况,以及形象
监理合同管理的方法,包括协助拟定合同条款、参与合同商谈、发布工程变更指令、与相关部门协商并报经招标人批准、分析和跟踪合同执行情况以及处理索赔事宜和合同纠纷等。合同管理在项目管理中至关重要,涉及工程项目的质量、投资、进度目标以及双方责任、权力和利益关系
重要安装调试的工序以及仓储合同的管理。在安装调试过程中,供货人现场技术服务人员的指导至关重要,重要工序需经其签字确认。采购人和供货人各自承担一定责任,设备调试工作由供货人技术服务人员负责。此外,还涉及设备监理工程师对仓储合同的管理,包括仓单管理、仓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