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第一条,贿赂罪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当介绍人与行贿人之间存在沟通关系,撮合行贿条件,并且介绍的行贿金额达到2万元以上时,应予立案。
当介绍人以某单位的名义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并且介绍的行贿金额达到20万元以上时,应予立案。
当介绍贿赂数额不满上述标准,但存在以下情形之一时,也应予立案:
(1)为使行贿人获取非法利益而介绍贿赂的。
(2)介绍贿赂行为发生次数达到3次以上或者介绍贿赂的人数达到3人以上。
(3)向党政领导、司法工作人员、行政执法人员介绍贿赂的。
(4)致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上述贿赂罪的立案标准主要依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第一条进行判断和决定。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共犯问题及其相关解释。文章详细阐述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共犯定义和认定条件,以及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立案标准。共犯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与被执行人、担保人、协助执行义务人串通的情况。文章还解释了刑法中关于“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的
政府临时工作人员在政府机关中的渎职行为及其构成要件。临时工作人员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如果有渎职行为将依照刑法追究刑事责任。文章还详细阐述了渎职罪的立案标准,包括造成的伤亡、经济损失及恶劣社会影响等情况。
普通公民非法拘禁罪的立案标准及相关规定。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行为,以及非法拘禁持续时间、次数、伴随行为等方面的立案标准。同时,文章还介绍了非法拘禁罪的刑责任规定,包括从重处罚的情形和定罪处罚的规定,并指出了在适用本条规定处罚时需
叛逃罪的立案标准,详细阐述了叛逃罪与背叛国家罪、军人叛逃罪、偷越国(边)境罪以及投敌叛变罪的区别,并对犯罪主体和客观行为的不同之处进行了介绍。此外,文章还提到了叛逃罪的量刑处罚,包括从重处罚的情形和相关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