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时,合同的成立需要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只有当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书上签字或盖章后,合同才能成立。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如果合同中规定了合同成立的要件是签字和盖章,而合同未满足这些要件,那么合同就没有具备生效的条件,因此合同不成立。但是,如果合同中并未要求签字和盖章作为合同生效的条件,那么只盖公章而未签字的合同也是成立的。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时,如果一方当事人在签字或盖章之前已经履行了主要义务,并且对方接受了这种履行,那么即使双方没有进行签字和盖章,该合同也是成立的。
1、当事人必须具备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行为能力。
合同主体资格是合同法对当事人行为能力的一种规定。合同主体可以是自然人或非自然人。对于非自然人作为合同主体,主要考虑的是行为能力。而对于自然人作为合同主体,合同的成立取决于其民事行为能力的状况。
2、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
合同有效的另一个要件是当事人在缔约过程中所作的要约和承诺必须是真实意愿的表达。一般情况下,行为人的意愿与其外在的表现是一致的。但是,由于某些主观或客观原因,也可能出现意愿与表现不一致的情况。
3、合同不得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合同生效的最重要要件是合同不得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合同如果缺乏合法性,将无法得到保护。合同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范围包括合同的目的和内容,即合同的目的和内容都不能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这里所说的"法律"包括现行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中的强制性规定,以及国家政策中的禁止性规定和命令性规定。
在实践中,签字和盖章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签字和盖章之前,应对合同文本进行最后的审查。如果发现不合理之处,应及时与对方协商修改,并在修改后再进行签字和盖章。在审查合同文本时,应征求相关业务主管的意见,必要时可以请单位法律顾问或律师进行审查。对于在外部协商达成的合同,业务人员不应急于签字和盖章,最好先将合同交给本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审查,然后再决定是否签字和盖章,这对于防止上当受骗非常重要。
2、合同的签字人应当是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即经办人),如果是没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应由其代表人签字。在代订合同的情况下,代理人应当具备法定代表人的授权委托书或其他授权委托的证明,否则应由法定代表人亲自签字。
3、合同的盖章可以使用单位的公章或合同专用章,但不能使用单位内部职能科室的印章,只有公章和合同专用章才能对外生效。在盖章问题上,特别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所使用的公章或合同专用章的单位名称必须与合同当事人的名称完全一致;
(2)单位的公章或合同专用章是单位对外进行活动的重要凭据,不得借用。如果借用其他单位的合同专用章或公章签订合同,该合同将被视为无效合同,出借单位和借用人将对该无效合同承担连带责任;
(3)为了防止代理人滥用代理权、越权签订合同,一般应先订合同,然后再盖章。不要随意将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交给代理人。否则,由签订人使用加盖公章的空白合同签订的合同,单位将承担相应的责任。
综上所述,合同的签字和盖章并不是合同成立的必要条件。合同的生效取决于合同当事人之间的真实意愿和合同内容是否符合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要求。如果您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律师,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甲方和乙方之间的劳动合同解除协议。双方协商一致同意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并明确了解除时间、工资支付、社保缴纳、经济补偿金支付等事项。乙方自愿放弃其他诉求,协议经双方签字或盖章后生效。
一份房产遗嘱样本,立遗嘱人详细列出自己的财产情况,包括房产、股权和债权等,并指定了遗嘱执行人。为了避免继承人因遗产继承问题发生争执,立遗嘱人在特定日期立下本遗嘱,明确了遗产的处理方式。
合同形式的规定和合同的生效条件。除了口头合同外,合同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合同书、信件、数据电文等。书面形式的要求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必须确保合同以书面形式订立。合同的生效条件依法成立,并可能需要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此外,合同效力可以附条件或期
共有房屋的买卖合同有效性及定金合同的效力问题。共有人同意是房屋买卖的必需条件,否则可能导致买卖合同无效。定金合同属于担保合同,其目的在于确保卖方履行买卖合同。若买方有理由相信共有人有代理权,则可认定合同有效。本案中,陈先生未经授权出售共有房屋,需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