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股东 > 股东权利 > 职务侵占罪的报案材料清单

职务侵占罪的报案材料清单

时间:2024-03-03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22362

职务侵占罪的报案材料

一、职务侵占罪的报案材料有哪些?

1、提供单位依法成立的材料,包括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营业执照、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等。

2、提供涉嫌人在单位职工身份的证明材料,如聘任书、聘任合同、任命书、工作证、工资发放材料、职工履历表、养老金和公积金缴纳材料等。

3、提供涉嫌人侵占单位财产、挪用单位资金的依据和数额认定的依据。包括涉案的发票、单据、银行提款单、转账单、财务账册中记载相关内容的帐页等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

上述三个方面是经侦部门在职务侵占罪刑事报案和立案时所需的基础材料。通常,经侦部门会对案情进行分析,并指出需要补充的证据材料。只有达到经侦部门的要求,才能进行立案侦查。

二、构成职务侵占罪的主体要件有哪些?

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具体来说,有三种不同身份的自然人:

1、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监事。这些董事、监事必须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他们是公司的实际领导者,具有一定的职权,因此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2、除公司董事、监事之外的经理、部门负责人和其他一般职员和工人。这些人员也必须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他们可能具有特定的职权或因从事一定的工作而可以利用职权或工作之便侵占公司的财物,因此也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3、集体性质企业、私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的职工,国有企业、公司、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等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所有职工。凡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若利用职务或工作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的财物,应依照贪污罪的规定处罚。而对于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则按照职务侵占罪论处。

在上述情况中,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是指在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公司、企业中行使管理职权,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这包括受国有公司、国有企业委派或聘请的人员,在中外合资、合作、股份制公司、企业等非国有公司企业中行使管理职权,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这些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不能成为职务侵占罪的主体。

以上是关于职务侵占罪的报案材料的内容。职务侵占罪的犯罪行为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如果仅有非法侵占公司、企业及其他单位财物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则不能构成本罪。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股东知情权的法律规定及存在的问题

    股东知情权的内容、理论依据以及我国法律规定存在的问题。股东知情权包括查阅权、质询权、公司检查人选任请求权和诉讼救济请求权等。我国公司法对股东知情权的规定过于简单笼统,缺乏完整逻辑体系,存在对股东质询权不明确和外部检查人选任权缺失等问题。

  • 公司与老板个人借款的还款方式

    公司与老板个人借款的还款方式及如何识别公司人格混同问题。公司以其全部资产承担债务责任,包括组织机构、经营业务和财产方面的混同情况需注意。要辨别公司人格混同,可通过查询企业信息、收集交易信息等方式寻找证据。对于债的混同风险,可要求对方提供充分保证并及时

  • 股东出资不到位一般要承担哪些责任

    股东出资不到位需要承担的责任。股东如未按规定缴纳全部出资,需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在民事责任方面,需补充缴足未到位的出资额并支付违约金,且在公司对外负债时需承担连带清偿责任;行政责任方面可能会面临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处罚;若存在虚假申报

  • 股东会决议对股东罚款是不是有效,法律依据是什么

    股东会决议对股东罚款的合法性及法律依据。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股东间没有管理或从属关系,股东大会原则上无法对股东进行处罚。股东完成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义务后,并不受股东大会决议的处罚。但是,如果公司章程有特别规定或授权,情况可能有所不同。股东会决议不必

  • 公司股东出资比例纠纷范文
  • 母公司和控股股东的区别
  • 公司股东退股怎么退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