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是指在发生重大海损事故时,对事故负有责任的船舶所有人、救助人或其他人对海事赔偿请求人的赔偿请求依法申请限制在一定额度内的法律制度。这一制度是海商法中特有的赔偿制度。
根据我国《海商法》的规定,适用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船舶是指该法所规定的总吨位在300吨以上的船舶。总吨位不满300吨的船舶、从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之间的运输的船舶以及从事沿海作业的船舶,其赔偿限额需经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指导,并在国务院批准后施行。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与承运人的责任限制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不同:
承运人的责任限制是指针对某件或某单位货物的最高赔偿额,或对每位旅客或每件行李的最高赔偿额。而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是指责任限制主体针对某次事故引起的全部赔偿请求的最高赔偿限额。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与承运人的责任限制在限制数额方面也存在差异。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与承运人的责任限制在责任限制丧失的条件上也有所不同。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与承运人的责任限制在使用情况上也存在差异。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主体包括:
船舶所有人包括船舶承租人和船舶经营人。
救助人指在海事事故中进行救援行动的人。
根据替代责任原则,船舶所有人及救助人的雇佣人引起的责任最终由船舶所有人承担。
对海事赔偿请求承担责任的责任保险人可以根据本章规定限制赔偿责任,并享受相同的赔偿责任限额。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权利并非无条件享有。如果能够证明赔偿请求的损失是由责任人的故意或者明知可能造成损失而轻率地作为或者不作为所引起的,责任人将无权请求责任限制。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的定义、主体条件及存在的问题。该制度适用于重大海损事故,对事故责任主体的赔偿请求进行限制。主体条件包括船舶所有人、救助人、相关责任人员及责任保险人。但随着航运业发展,海事责任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需完善主体范围。索赔可分为可限制和不
中国轻工业原材料总公司与船务公司、海运公司等之间因无正本提单放货引发的侵权损害赔偿纠纷案件。涉及多份合同、提单以及货物交付等情况。中国轻工与白猫公司签订了购销合同,又与另一家公司签订了协议书,涉及委托开证、货物交付等事宜。最终,货物在抵达汕头港后被提
平安险的责任范围,包括装卸或转运时货物落海、运输工具意外事故等造成的全部或部分损失属于平安险的责任范围,保险公司应承担赔偿责任。而运输迟延引起的损失和费用不在平安险范畴之内,船员行为中的过失或不履行职责造成的货物损失则可能有免责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