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13岁的小孩在一起交通事故中受伤,折断了三颗牙齿,之后将驾驶员、车主和车辆投保的保险公司告上法庭,诉请赔偿后续治疗费用和精神损失费。近日,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维持一审判决,小孩对赔偿精神损失的诉求获得支持。
2010年12月27日,吴某驾驶轿车撞到了正骑自行车载着儿子行驶的黄先生,车祸导致黄先生儿子小雨三颗牙齿被折断。随后,经交警部门勘查认定,轿车驾驶员吴某对此次事故负全部责任。
小雨住院后,被诊断为三颗门牙斜折断裂,先后接受了牙齿开髓失活术、牙髓摘除术、牙根管充填术等治疗。虽然经过了多项治疗,医院还是开出了让小雨家人烦恼的诊治建议:因为小雨只有13岁,年龄尚小还未达到种植牙齿的条件,根据人体器官组织生长的规律,小雨只能接收后续治疗,等成年后方可进行种植牙修复。
小雨出院后不久,便将轿车驾驶员吴某及其雇主邵某告上法庭,诉请法院判令两人连带赔偿后续治疗费、精神损失费等共计3.2万多元。小雨同时也将轿车投保的保险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其在交强险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
对小雨的赔偿请求,保险公司提出异议,辩称后续治疗费即小雨种植牙齿的费用尚未实际发生,并非是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应该待实际发生后,再根据相关规定核定后,确定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内的金额再由保险公司赔偿。此外,小雨牙齿折裂并未达到伤残等级,因此小雨主张5000元精神损失费也没有依据。
厦门市湖里区法院审理认为,小雨接受的司法鉴定载明,其需要待成年后再植牙,因此植牙费是必然发生的费用。此外,小雨在交通事故中虽然未构成伤残等级,但鉴于他是未成年人,其门牙等牙齿的缺损需等到成年后才可通过种植牙恢复,门牙缺损势必对目前和今后多年的生活、学习造成影响,因此对小雨主张5000元精神损害赔偿予以支持。
一审宣判后,被告保险公司不服提起上诉。
■法官说法■
一审法官、湖里区法院法官苏天胜在接受采访时向记者介绍,本案中双方当事人争议的焦点有两个,即后续治疗费用的问题和精神损失赔偿的问题。
苏天胜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规定,依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福建正泰司法鉴定中心出具的司法鉴定意见书载明,原告需要在成人后植牙,因此植牙费用为必然发生的费用。对原告主张的后续治疗费22000元(植牙费),法院予以支持。
苏天胜介绍,精神损害赔偿的性质是对精神损害的物质赔偿,在一定程度上抚慰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的精神痛苦,使其痛苦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的财产赔偿。精神损害赔偿的数额以侵权人负事故主要责任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所造成原告伤残的后果、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来确定。在本案中,原告小雨的受伤虽未构成伤残等级,但是鉴于原告是个未成年人,正处于学习和成长的主要阶段,其门牙等牙齿的缺损需要等到成年后才可通过种植牙齿的方式得以恢复,在其成长的这段过程中,门牙的缺损势必对其仪容、美观、与人交往等生活方面及发音等学习方面造成多年影响,因此,法院作出了对原告主张精神损害赔偿5000元予以支持的判决。
来源: 中国法院网
【延伸阅读】
新道路交通安全法全文[page]
发生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
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详解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计算方法
王某因交通事故受伤后,将其与保险公司及驾驶员蒋某诉至法院要求赔偿的案件。案件涉及原告王某构成X级伤残并申请伤残鉴定,王某之子虽成年但肢体残疾、无劳动力和生活来源,因此法院认定其属于被扶养人。法院判决保险公司赔偿王某的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等费用,并认定保
自愿保险与强制保险的区别。自愿保险基于平等互利、等价有偿的原则,双方自愿订立保险合同;而强制保险则是根据国家法律和法规规定,特定人员必须参加的保险,范围受严格限制。如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通常为强制保险。
关于继承权的法律条例中涉及到的一个重要议题,即在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情境下会产生的影响。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这样的行为不论最终是否成功,继承人都会丧失继承权。文章强调了法律对于这种行为的态度和立场。
车祸发生后的证据收集流程,包括人证、物证收集及提供详细信息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交通事故案件的证据汇总,包括证明身份、责任、投保、伤情、误工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的证据。最后还提到了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