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实调整法是一种根据工程项目所在地材料的实际采购价进行调整计算差价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抽取材料进行实际价格与定额价格的比较,计算出材料单价的差异。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工程材料实际价格的确定可以参照当地造价管理部门定期发布的全部材料信息价格,也可以由建设单位指定或施工单位采购经建设单位认可,并由材料供应部门提供的实际价格。
某种材料加权平均价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Xi表示材料不同渠道采购供应的数量,Ji表示材料不同渠道采购供应的价格。
某种材料价差调整额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按实调差的优点是补差准确,计算合理,实事求是。由于建筑工程材料存在品种多、渠道广、规格全、数量大的特点,若全部采用抽量调差,则费时费力,繁琐复杂。
综合系数调差法是一种直接采用当地工程造价管理部门测算的综合调差系数进行工程材料价差调整的方法。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K1表示各种材料费占工程材料的比重,K2表示各类工程材料占直接费的比重。
单位工程材料价差调整金额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综合系数调差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快速易行。但这种方法过于依赖造价管理部门对综合系数的测量工作。实际中,常常会因项目选取的代表性,材料品种价格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短期价格波动的关系导致工程造价计算误差。
根据统计数据,在材料费中三材价值占68%左右,而地方材料及其他材料仅占32%。因此,在抽量调差时,对于分布面广的材料可以采取抽量调整的方法,对于其他材料可以使用辅材系数进行调整。这种方法结合了按实调整法和综合系数调差法的优点,能够提高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减少预算编制人员的工作量。
价格指数调整法是一种根据当地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建筑材料价格或价差指数进行工程材料价差调整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抽取建筑材料的预算价格和市场价格,计算出价格指数和价差指数。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价格指数调整法的优点是能够及时反映建材价格的变化,准确性较高,适应建筑工程动态管理。
综上所述,以上四种调差办法在实际工作中经常被使用。预算编制人员应熟练掌握并运用这些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无论在何处工作,收集哪个地方的资料,都应尽快了解、适应、熟悉当地的编制习惯与方法,坚持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关于安全生产中人员必须持有相应资格方可上岗的问题,提出改变安全教育的现状,实行分级负责、分级教育。同时,加大科技投入,做好科研合作,加强风险评估和重点管理,编制安全措施并执行科学程序。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要严格执行“五定”原则,确保安全生产。
甲方在审查承包人主体资格时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包括企业形式、建筑企业资质和是否存在挂靠情况。同时还阐述了乙方作为劳务承包方在施工中需要承担的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包括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执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等。
农村建筑事故的责任主体认定和责任划分问题。建筑事故是发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事故,农村建筑事故处理困难,主要是因为建筑商多为个体户,缺乏营业执照和资质证书。文章通过案例分析指出,农村建筑事故的认定和管理目前缺乏具体法律规定,需要根据案件情况综合判断处理
关于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和检查工作的情况。成立了以山群副局长为组长的检查领导机构,并对在建公共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和住宅工程进行了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防范事故工作、应急管理等方面。同时,文章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如建筑材料乱堆乱放、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