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保险法 > 保险法律法规 > 保险法规 > 额骨骨折的法律分类及处理

额骨骨折的法律分类及处理

时间:2024-07-20 浏览:3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26229

  ◆医疗费是指因治疗交通事故所受创伤使身体复原所必需的医药费和治疗费。

  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和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赔偿义务人对治疗的必要性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异议的,应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器官康复费和适当的整容费及其他后续费用,赔偿权利人咳在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但根据医疗证明或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

  ◆误工费是指定残前交通事故伤者抢救治疗期间的费用。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按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的可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住院护理费是指交通事故伤者在抢救治疗期间因伤势严重生活不能自理,所需专门人员护理的费用。

  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无收入或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计算。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最长护理期限不得超过20年。

  ◆伙食费是指交通事故伤者住院抢救治疗期间所需补助伙食的费用。

  可参照当地国家工作人员一般伙食标准。

  ◆交通费是指伤、残者就医或办理丧葬事宜、参加事故处理等的车、船票费等。

  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以正式凭据为证。

  ◆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决定。

  ◆住宿费是指伤、残者到外地就医等,参加事故处理等需要住院、住亲属家以外的住宿费用。

  按交通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住宿标准:

  ◆残伤残补助费是指因交通事故致残而给残者的生活补助费。按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标准计算:

  按照伤残等级的十级,依次可分为100%、90%……10%。

  60岁以下:20年x平均生活费x等级%=元

  60岁以上增一岁减一年: (20-)年x平均生活费x等级%=元:

  75岁以上:5年x平均生活费x等级%=元。

  ◆残疾用具费是指因残疾而造成全部或部分功能丧失需要配制补偿功能的器具的费用。

  计算假肢配用时间应与残疾生活补助费的时限相同。残疾用具凭配置机构意见确定 。

  ◆丧葬费是指办理丧葬事宜的必需的费用。

  标准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总额计算。。

  ◆死亡补偿费是指因交通事故死亡对死者家属的抚慰金心及死者家庭遭受损失的补偿金。

  以交通事故发生地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计算:

  60周岁以下的,补偿20年:

  6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1岁减少1年:

  75周岁以上的均补偿5年:

  74周岁的应补偿6年。

  ◆被抚养人生活费是指死者生前实际抚养的、没有其他生活来源的人的生活费用。按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或农民年人均消费性支出额计算:

  不满18周岁抚养到18周岁:

  无劳动能力的:60周岁以下的抚养20年:60周岁以上的增1岁减1年,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广告主合作平台的法律责任

    广告主合作平台的法律责任及其相关功能。平台允许广告主与多种联盟会员网站合作,建立有效营销渠道,降低营销成本,提供网站管理、广告内容选配和可靠结算系统等服务。平台根据联盟会员网站内容和用户目标分类吸引更多网站参与,实现广告费用与效果的量化对应,帮助广告

  • 保险合同关系与侵权损害赔偿关系的性质

    保险合同关系与侵权损害赔偿关系的性质。文中明确区分了保险公司与投保人之间的保险合同关系,以及机动车方与受害人之间的侵权损害赔偿关系。同时,详细阐述了受害人的请求权和保险公司的赔偿义务,以及在不同诉讼情况下法院对追加保险公司为被告的处理方式。此外,文章

  • 导读

    职业病的定义、案例、法律依据、分类以及诊断鉴定程序。职业病是由于劳动者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主体必须是从事职业活动的人员,且必须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文中以一个因接触煤尘而导致煤工尘肺病的职工为例,介绍了职业病的

  • 同案犯刑事判决书的证据能力

    同案犯刑事判决书的证据能力问题。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刑事判决书在一定条件下可作为证据使用。然而,在具体实践中需要考虑诸多因素以确定其作为证据的可信度。文章还介绍了刑事判决书的定义和分类,以及上诉和抗诉的程序,第二审刑事判决的特点。

  • 追尾事故对方不签事故责任认定书应如何处理
  • 违法行为的定义及分类
  • 政府支持垃圾分类的法律措施
保险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