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商标法 > 商标使用 > 惩罚性赔偿制度案例:维护公正与合法的法律发展

惩罚性赔偿制度案例:维护公正与合法的法律发展

时间:2024-03-02 浏览:3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26443

惩罚性赔偿制度案例及其特征

一、惩罚性赔偿制度案例

惩罚性赔偿(punitivedamages),又称示范性赔偿(examplarydamages)或报复性赔偿(vindictivedamages),是指法庭作出的赔偿数额超出实际损害数额的赔偿。关于惩罚性赔偿的起源问题,学者间存在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英美法中的惩罚性赔偿起源于1763年英国法官LordCamden在HuckleV.money一案中的判决,美国是在1784年的GenayV.Norris一案中最早确认这一制度。

2016年5月,一消费者购买了5盒山东某食品公司生产的假冒河北养元智汇饮品股份有限公司"六个核桃"商标的饼干,随后向山东枣庄工商局举报。2018年7月,河北某饮品股份有限公司向枣庄中院起诉,认为山东某食品公司未经许可,在其生产的饼干包装箱上使用河北养元智汇饮品股份有限公司"六个核桃"商标,构成商标侵权,并存在恶意情形,要求支付惩罚性赔偿金。

枣庄中院办案人员进行了认真准备,并多次向双方当事人进行辩法析理,释明相关法律规定,后山东某食品公司承认侵权事实,并同意支付惩罚性赔偿金。2018年8月29日,枣庄中院做出民事调解书,确认山东某食品公司向河北养元智汇饮品股份有限公司支付惩罚性赔偿金16000元。据悉,该案系全国首例商标权人取得惩罚性赔偿金的案例。

据了解,针对以往商标权案件司法实践中侵权人违法成本低、权利人维权成本高、打官司往往得不偿失等现象,《商标法》引入了商标权人惩罚性赔偿制度。《商标法》第63条规定: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权利人因侵权受到的损失、侵权人因侵权获得的利益或者商标使用许可费的1倍到3倍的范围内确定赔偿数额。但《商标法》修改以来,直到本案受理时,未出现适用商标法第六十三条进行惩罚性赔偿的案例。

二、惩罚性赔偿的特征

作为民事责任重要形式之一的惩罚性赔偿,其重要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 公私混合法性质
  2. 关于惩罚性赔偿的法律规定具有公私混合法性质。惩罚性赔偿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行为人的惩罚来维护社会利益,是国家为自身需要而作出的强制性干预结果,同时也包含为受害人提供慰藉的需要,体现了惩罚性赔偿的公私混合法性。

  3. 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程度
  4. 定是否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的基础是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程度。行为人主观恶性程度的高低主要从行为人主观过错程度和对损害后果的预见程度来确定。

  5. 严厉性程度最高的一种民事责任形式
  6. 惩罚性赔偿是严厉性程度最高的一种民事责任形式。惩罚性赔偿是在承担补偿性民事责任的基础上承担的增加赔偿责任,其目的在于涉及责任人的精神痛苦,并通过强制性手段对责任人财产施加损失以达到惩罚之功效。

  7. 法律明确规定的一种民事责任形式
  8. 惩罚性赔偿是法律明确规定的一种民事责任形式。惩罚性赔偿的法律规定必须明确规定适用情况、赔偿数额或者界限、计算方法,并且法律条文必须清晰、确切,以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三、惩罚性赔偿的功能

惩罚性赔偿是由补偿性赔偿部分加惩罚性赔偿部分组成,除了具有一般赔偿损失的功能外,还有着自己独特的功能。

一是对受害人的超损失赔偿功能。惩罚性赔偿除了补偿性赔偿部分外,还包括体现惩罚性质的部分,使受害人获得超过实际损失的赔偿,包括提供精神损害赔偿、补偿受害人难以证明的损失、支付诉讼费用等。

二是对不法行为人的惩罚、遏制功能。惩罚性赔偿通过提高受害人获取赔偿的积极性和不法行为赔偿率,加重不法行为人的赔偿负担,以制裁、遏制不法行为人,并使其在总体上无利可图,甚至获得负收益,从而达到惩罚、遏制不法行为的目的。

综上所述,惩罚性赔偿制度案例以及其特征和功能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护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超过两年拖欠工资是否能要求双倍工资

    关于公司拖欠工资是否能要求双倍工资的问题。如果签订了正式劳动合同,无论拖欠时间多久都不能要求双倍工资;若未签劳动合同且拖欠超过两年,可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双倍工资。双倍工资不属于劳动报酬,是惩罚性赔偿金,有特定的时效规定。解决拖欠工资问题,可先向劳动部门

  • 损害赔偿的基本性质在于补偿

    损害赔偿的基本性质为一种补偿性质的法律责任,其目的在于补偿受害人所遭受的全部损失,保护受害人权益。损害赔偿原则上不具有惩罚性,强调通过赔偿使受害人恢复受损状态。除法律规定不可赔偿的损害外,其他损害都应得到赔偿。特殊情况下,法律会规定适用惩罚性赔偿金以

  • 特许经营合同

    特许经营合同的宗旨和目的,特许经营项目以及特许经营关系的法律地位。甲方许可乙方在特定区域内使用其独创的“某餐饮公司”中式餐饮特许经营权,开展独家代理业务。合同明确了特许经营权的许可权利、使用方式、许可形式以及甲方的权利和限制。乙方需遵守法律和合同条款

  • 商品房买卖合同的买房人保护

    商品房买卖合同中买房人的法律保护问题。我国法律体系中,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买受人有一定的保护,但存在局限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试图对惩罚性赔偿做出规定,然而存在法律依据不足的争议,其适用范围也超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原则。因此,买房人需要了解相关法律

  • 商标禁用的法律规定
  • 买到翻新的手机是否可主张三倍赔偿?
  • 商标使用许可策略的关键点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