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如果该机动车参加了交强险,保险公司将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进行赔偿。同时,保险公司在赔付后有权向肇事方行使追偿权。
在商业险范畴中,存在酒驾免赔条款,即保险公司不会对肇事逃逸进行理赔。然而,保险公司在投保时有义务对这一免责条款进行提示和说明。如果保险公司未履行提示和说明义务,其仍然不能免除在商业险保险责任限额内进行赔偿的义务。
根据法律规定,饮酒驾车的判断标准是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mg/100mL,但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一般情况下,饮用约350mL啤酒或20mL白酒后,血液酒精浓度就可达到饮酒驾驶的处罚条件。
根据新交通法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罚是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记6分。对于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罚更加严厉:暂扣三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500元罚款,记12分。
醉酒驾车的判断标准是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mg/100mL。根据国家《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规定,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20-80毫克的驾驶员被认定为酒后驾车,80毫克以上则认定为醉酒驾车。
需要注意的是,醉驾鉴定不纳入吹气检测。根据刑事案件取证的标准,对于有醉驾嫌疑的司机必须进行抽血取证。吹气检测仅是交警在初步判断醉驾方面的一种方法,通过对嫌疑人体内酒精含量的比对,才能作出具有鉴定效力的结论。
一起交通事故引发诉讼期间当事人死亡的处理方式。当事人章某因交通事故导致脑损伤并引发赔偿诉讼,一审期间在家中去世。法院裁定撤销原判并发回重审,经过重新审理,法院认定章某的死亡与交通事故存在因果关系,判决保险公司和王某向章某家属支付相应赔偿款。
我国法律规定的误工费赔偿期限标准。误工费的计算基于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其中误工时间由医疗机构证明确定,收入状况则根据固定收入或最近三年平均收入计算。交通事故产生的误工费先由交强险额度内赔偿,超出部分由责任方承担,并由其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超
史某将其重型自卸货车投保给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慈溪市营销服务部后发生的一起交通事故。事故中,史某雇佣的驾驶员负次要责任,导致第三者尹辉阳死亡。保险公司依据保险合同只愿意赔偿部分损失,引发赔偿纠纷。史某因此需支付第三者损失及诉讼费,遂向法院起诉保险公司
交通事故赔偿的程序,包括赔偿项目和调解赔偿程序。赔偿项目涵盖了医疗费、误工费等多个方面,并涉及到不同情况的细化处理。调解程序由公安机关主持,经过调解达成协议后会制作调解书,否则将制作调解终结书。若一方不履行协议,当事人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