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法规 > 劳动法律条文 > 精神残疾的定义与特征

精神残疾的定义与特征

时间:2024-02-20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26998

精神残疾的定义和分类

精神残疾是指各类精神障碍持续一年以上未痊愈,由于存在认知、情感和行为障碍,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

一、精神残疾的分类

根据精神残疾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以下四个级别:

1. 精神残疾一级:适应行为严重障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忽视自己的生理、心理的基本要求。不与人交往,无法从事工作,不能学习新事物。需要环境提供全面、广泛的支持,生活长期、全部需他人监护。

2. 精神残疾二级:适应行为重度障碍;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基本不与人交往,只与照顾者简单交往,能理解照顾者的简单指令,有一定学习能力。监护下能从事简单劳动。能表达自己的基本需求,偶尔被动参与社交活动;需要环境提供广泛的支持,大部分生活仍需他人照料。

3. 精神残疾三级:适应行为中度障碍;生活上不能完全自理,可以与人进行简单交流,能表达自己的情感。能独立从事简单劳动,能学习新事物,但学习能力明显比一般人差。被动参与社交活动,偶尔能主动参与社交活动;需要环境提供部分的支持,即所需要的支持服务是经常性的、短时间的需求,部分生活需由他人照料。

4. 精神残疾四级:适应行为轻度障碍;生活上基本自理,但自理能力比一般人差,有时忽略个人卫生。能与人交往,能表达自己的情感,体会他人情感的能力较差,能从事一般的工作,学习新事物的能力比一般人稍差;偶尔需要环境提供支持,一般情况下生活不需要由他人照料。

二、精神残疾证的待遇

根据不同地区的政策,精神残疾证持有者可以享受一些优惠待遇:

1. 可以提前退休、请假不扣工资、方便办理病退。

2. 可领取相应的低保补助。

3. 可免费乘坐公交车、免费进公园。

4. 可享受经济适用房、药费补贴甚至减免,医务人员上门免费服务及健康咨询等。

具体的补助标准和政策可以向当地政府或残联咨询。

总之,持有精神残疾证可以享受国家提供的一系列福利,提高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关系的法律特征

    劳动关系的法律特征。首先,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法调整了劳动关系并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其次,国家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来创造就业条件。最后,劳动关系的适用范围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这些组织需遵守劳动法规定与劳动者

  • 未成年人多次盗窃的定性

    未成年人多次盗窃的定性及预防措施。根据修正后的刑法规定,多次盗窃数额较大或多次盗窃的行为构成盗窃罪。文章还详细阐述了盗窃行为的特征、认定及司法实践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为预防未成年人盗窃,需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合作,共同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成长环

  • 恶势力犯罪量刑标准

    恶势力犯罪的量刑标准,包括组织、领导、积极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刑罚,以及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罪名。文章还介绍了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征和没收家产的相关问题。对恶势力犯罪行为的量刑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同时指出程序的关键在于寻找证据证

  • 公益广告的法律特征

    公益广告的法律特征,其目的与功能是为公众谋利益和提高福利待遇,特点包括社会效益性、主题现实性和表现号召性。公益广告通常由政府部门、广告公司和企业等参与资助或办理,其社会性成为企业与社会公众沟通的重要渠道。历史发展上,公益广告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的美国

  • 刑法寻衅滋事罪的相关解释是什么
  • 刑罚罚金的减免政策有哪些
  • 刑罚罚金的减免政策有哪些类型
劳动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