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理学的原则,审计师对投资者的民事侵权赔偿责任应根据欺诈和过失两种不同性质的侵权行为来确定。欺诈是指审计师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合谋行为,二者共同欺骗投资者,参与合谋的审计师应承担连带责任。而单纯存在过失的审计师在主观上没有欺骗投资者的意识,若一律适用连带责任则可能冤枉审计师。
根据《12号法释》第五条规定,如果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业务中存在欺诈行为,出具不实报告并给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应认定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这样的规定不仅可以加大对参与审计合谋的审计师的惩罚力度,还能威慑审计师并使其保持独立性,提高审计质量。
《12号法释》第六条列示了会计师事务所因过失出具不实报告的情形,而第十条给出了过失行为承担的赔偿责任。根据该规定,人民法院在确定会计师事务所承担与其过失程度相应的赔偿责任时,应根据以下情形处理:
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对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会计责任和审计师的审计责任进行了明确区分。对于因过失出具不实报告的审计师,其应承担不实审计金额范围内的赔偿责任。这两项规定既保护了中小投资者的合法利益,又体现了法律的公平,促进了审计行业的健康发展。
教师资格证借给别人办资质是否需要承担连带责任的问题。根据中国的民事立法,借出教师资格证需要承担连带责任,连带责任的构成需满足主观过错、行为违法性、实际损害及因果关系等条件。责任人需是两人或多人,且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或当事人约定。同时,连带责任的客体
产品质量侵权的构成要件及法律责任。产品存在缺陷导致他人财产或人身损害时,生产者或销售者需承担连带责任。产品制造者和销售者可以向受害者赔偿后向相关责任方追偿。同时,法律规定了生产者的免责事由。对于实施恶意产品侵权行为惩罚性赔偿金制度的担忧,实际上知假买
建设工程合同无效的情况及连带责任种类。《解释》明确指出了四种无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情况,包括承包人无资质或超越资质等级、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企业名义、建设工程未招标或中标无效、承包人非法转包、违法分包等。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
挂靠合同的法律效力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相关规定,建筑施工企业禁止允许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本企业资质承揽工程,但挂靠合同在实际操作中仍有一定法律效力。签订方需承担连带责任,需注意合同是否违反其他法律法规。